美国和日本企业要撤离中国,意味着啥?

2020-04-16 10:59  

本来准备写基辛格来着,不过这两天后台收到无数的消息,让博主解释这么一件事:

 

美国提供资金要求企业离开中国,这事意味着啥?

 

我专门研究了下,初步判定意味着三点:

 

1、我国老百姓还没有上外网求证的好习惯,因为美国和日本根本没提这个要求,只是建议,对,建议。

 

2、一些人看到这个新闻竟然欢欣鼓舞。除非你移民了,否则脑子被驴踢了你高兴啥?我之前讲过,这个世界向来都是这么个逻辑,收益是自上而下分配,成本是自下而上承担,屌丝们狂欢啥?高兴自己被宰了?

 

3、就算有这个事,也撤不走。

 

咱们一件一件说。


1

 新闻的真实性


这个新闻我去外网反复查了下,甚至查了白宫的新闻网,啥也没看到。后来反应过来,这事不会是美国某些人的个人观点被中国国内小编捕捉到,然后一波魔改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造型吧?所以就找了下新闻,还真找到了。

 

果然,原来是一个叫Kudlow的哥们的建议,被国内媒体当成美国政策了。我随手翻译了下FOX的新闻视频,但无法上传到微信,不给过审;上传到头条去了,大家有兴趣可到我的头条去看看,这里放两张截图。

 

 


确认完了之后,再看国内的那些小编一本正经地胡编,简直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此外如果你跟博主一样,近十年来一直关注我国这类新闻,就能发现每年都有一大波“撤资潮”。大家各种“震惊”,说这次真撤资了,但看下历史数据,就能发现不仅没撤,反而每年都在追加,只是和上一年相比,有时候多了,有时候少了:

 

 

这种套路多见识几次,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淡定且优雅。

 

不过说到这里,不少小伙伴可能要问了,如果这哥们的建议最终被采纳了,会发生啥呢?毕竟这两年川普上台后,美国人的思维模式跟印度人越来越像,你以为你懂他们的时候,恰恰说明你不懂他们。

 

那我说下到底能不能搬走。

 

2

 撤离中国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要说清他们撤离中国的可行性,关键要说清楚他们为啥要来中国。就像你在北京混了十来年,你妈让你赶紧回县城去,你到底回不回去?基本依赖两个因素:

 

1、你来北京干吗来了?

2、现在回去你能干嘛?

 

外企也一样,他们为啥来中国?仅仅是因为同情第三世界人民生活状态,致力于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当然不是了,他们来中国是赚钱来了,正如他们当初坚船利炮跑中国来打仗是为了钱一样。

 

我发现很多人还是孩子气,外国人跟你做买卖,不是看你长得帅,也不是怕你没工作,人家是想赚钱,都是么得感情的赚钱机器。只要有钱赚,资本根本不管你是谁。更不会因为敌视你就不跟你做买卖,那是未成年小流氓的思维方式,成年大流氓也不是这么想问题。

 

那为啥来中国能赚到钱呢?

 

其实不是来中国。西方大规模向第三世界转移产能,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距今60年前,最开始是向亚洲四小龙转移。香港迅速崛起,有一个原因是承接了一部分西方的产能,生产衣服、皮包什么的。

 

香港以前以制造业为主。改革开放后,香港的企业家看到内地成本低,就把制造业搬到了内地。

 

大家知道深圳蛇口吧,李先念给香港企业家随手划了块地,让他们在那雇佣大陆老百姓抓生产,生产出产品后卖回给香港。这块地也就成了深圳的起点。

 

后来香港所有的制造业都跑大陆来了,香港慢慢转型成了一个“倒爷”型经济体,专心当中间商赚差价。这个钱好赚些,但毛病也很明显,无法惠及大多数人,依赖金融的国家或地区都变得急剧两极分化。

 

所以,工业向亚洲转移,不言而喻的一个原因是“成本”。“成本”类似于市场上的重力,在这玩意的作用下,产能会一点点向成本低的地方聚集,最后集中到中国这个人口大坑里,这太符合市场规律了。当然了,单纯成本低也不行,需要工人素质达标,我同事他们在越南、印度和非洲带着一帮本地人干,天天诅咒那帮人,素质太差,便宜却没啥用,天天向总部要人,希望中国这边派点正常人过去。


南亚国家基础教育都不太行,人多,但是素质上不去。我们一般说“工业人口”,说的不只是人,而且得是受过教育的人,这年头不受教育的话,人和骡子差不多。这也是为啥中国大学生过剩,但是依旧要扩招,就是避免你成骡子。

 

在中国,你花五六千就可以雇个大学生,折合一千来块美元,但这在美国你都雇佣不到半文盲墨西哥amigo。

 

博主所在行业也很明显。我是做手机操作系统的嘛,之前招了个小伙伴,那小子比较有想象力。我跟他说自己在美国一天能赚3000块(500美元),他机灵一动,跑美国上班去了,一年收入25万美元。在中国他那个水平能拿多少钱呢?30万不到点。大家看出来了吧,就这么悬殊。单纯我这个行业而言,中国工人的人力成本基本是美国的20%左右。

 

再比如那个特斯拉就很明显。2019年6月,特斯拉的股价被打压到了历史最低,眼瞅混不下去了,位于上海的生产基地投入使用,一下子给特斯拉解决了两个问题,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销量激增。特斯拉的股价这才开始逆势上涨。

 

那降低了多少成本呢?比北美低65%,这个数据非常逆天了。而且马斯克多次说中国工人专业素质非常过硬。成本低,工人素质过硬,大幅降低了特斯拉整车的价格。我最近看到Model 3马上要降到34万了。

 

不过“成本”这个原因在二三十年前是关键原因,到现在早不是了。

 

中国现在对于世界来说,关键是完整的供应体系。这又怎么理解呢?

 

比如几个美国大学生想创业,他们考虑搞个“既可送外卖又可擦玻璃的无人机”。这就有三个模块:无人机、外卖抓手和擦玻璃摇杆。把这3个焊在一起,你的既能送外卖又能随手擦玻璃的无人机就搞出来了。接下来就需要生产成品了。

 

你一打听,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在一个地方把这3个模块全搞定。你到了深圳华强北喊一嗓子,立刻出现四伙人,把这事给你办了。三伙人提供各种模块,第四伙是集成商负责集成。这之后你在美国只要发订单就行,中国这边给你做好装箱,送到全世界,里边还塞张卡片,用英文写上“记得打五星哦,亲”。

 

如果其中一个厂子,比如生产外卖抓手的那个厂子搬美国去了,会发生啥?这个外卖无人机其他部件在中国本地能搞定,只有你这个部件需要远渡重洋送过来。问题是这个部件的上游供货商都在亚洲,得先把上游产品送到美国,然后加工完再拉回亚洲集成。

 

这样,你的产品价格想也不用想会比其他的贵得多。在市场上,模块化产品“贵得多”就意味着你死定了,很快就有公司把你替代掉。

 

现代创新经济的核心就是整个市场里有无数“小而专”的模块化公司。你不管有什么逆天创意,落实到最后,都是几个模块的组合。无数的公司动态组合,今天几个公司的产品组成A,明天组成B,大海才有浪。有了这些无数模块化的小企业,各种稀奇古怪的构想才能变成现实。

 

现在大家明白为啥产业都往亚洲地区集中了吧。一个产业80%的相关部件都在一个地方,剩下的20%如果不搬过来,可能很快就会被替换掉。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企业是依赖上下游的,这也是为啥会有“产业群”的说法。为啥码农愿意来北京上海,因为这边就算你的公司倒闭了,也能快速找到下一家。企业也一样,也需要招工,需要动态调整上下游,如果你离产业集群太远,这些都做梦去吧。


这种势能非常可怕。我在微博博主“牛津小裁缝”那里拿到一张图,你感受下。亚洲现在当之无愧是世界工厂,不提中国这个巨无霸,日韩他俩加起来就比欧洲都厉害:

 

 

当然了,成本和配套供应还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最重要的是需求,也就是有人买你生产的东西。

 

产能固然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最麻烦的事还真不是生产不出来,大不了招工后三班倒呗,就跟这段时间热火朝天生产医疗器械似的。最大的问题是有没有人买。

 

在过去100年里,为啥列强一直在折腾打开中国,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盛产熊猫,主要是中国有海一样的市场,不仅能生产,还能消费,而且这种消费还在爆发。

 

比如汽车巨头大众28%的利润在中国;苹果20%的利润在中国,中国的利润跟整个欧洲差不多,是日本的两倍。

 

我在前面提到的特斯拉也是这样。进入中国后,销量激增,尽管北美市场销量在下降,但单是第三季度在中国就增加了64%的销量,不仅把它救活了,而且现在虎虎生威,一时半会死不了。而中国市场,也迅速成了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如果特斯拉撤出中国,毫无疑问会死得很惨,而且是效率和成本的双暴击。

 

马斯克也表示,“没有中国就没有特斯拉的今天”,还表示“我爱中国”。到底爱不爱,其实不重要,也无所谓,毕竟资本家的话,听听就得了。不过中国确实助力了特斯拉的腾飞,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和100年前的美国一样,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喜欢钱的人就没有道理不爱。

 

不知道为啥,不少人现在提到“全球化”,第一反应就是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是受害者。

 

拜托,美国人印点废纸就可以到中国来买工业品,谁是受益者还不够清楚吗?

 

可以这么说,中美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只是中国收益太明显。

 

而美国整体也是赚了的,只是不均匀。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但普通美国人收入无以为继,只好借钱消费。现在借钱太多,有点混不下去了,这才有了“制造业回归”这类民粹主义说法的。为啥说是民粹主义呢?因为按照西方理论,制造业想去哪去哪,全凭资本家决策,任何政府参与进来都是不道德的。不过他们现在不要脸了。

 

但问题是制造业大规模(注意这里说的是“大规模”)回美国几乎不可能。一方面美国人口和人口素质也维持不了那么大的工业体系(美国现在只有两千万制造业相关人员),跟苏联似的,把人力都拉去研究重工业了,轻工业没人了,美国人口也不足,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才向亚洲转移制造业,只保持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那部分在自己手里。如果美国人自己生产,想也不用想会迎来一波涨价,最后依旧没有竞争力。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如果美国给补贴呢?

 

也不是不可能,至少郭台铭3年前为了特朗普承诺的300亿美元补贴,真去美国建厂了。这不三年过去了,只盖好了一栋厂房,征地都没征完。好像说最近有了突破性进展,为期三年的折腾给美国创造了550个工作岗位(目标一万多个),希望川普尽快支付一定的补贴费用,但美国政府还没答复。

 

如果这些在华企业回到美国后一直不赚钱,政府一直给补贴,那补贴的钱哪来?如果一直补贴下去,美国也要过计划经济的幸福生活?

 

3

 我们该怎么应对?


我发现现在网上有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潮。一种是极度排外,民族主义高涨,除了自己,其他人都看不上;另一种是极度舔美,别人不能说一点美国或者西方不好,一说就无限鄙视,好像全国就他们几个明白人,而且摆出一副“你们懂什么,我们是智者,所以才舔得这么过瘾”的样子。

 

这两种思路其实都不对,都是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成年人的世界,应该像个社会人一样去思考。

 

啥是社会人呢?

 

社会人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去招惹别人,但如果别人招惹我们,我们也要果断还击,不然他们以为我们是软青蛙,心情不爽就过来捏。所以吧,我们既不欺负别人,也不当舔狗。

 

那如何做好自己的事呢?Quora上有个帖子非常逗,而且很说明问题。

 

作者说中国的制造业2025其实本来是个构想,并没有达成共识。国内各方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因为要扶持这些领域,其他领域预算就会降低,大家自然不满意。而且很多学者持怀疑态度,他们一直有“不要重复造轮子”的想法,反对中国搞“大而全”,认为中国这么做不符合经济学规律。

 

但经过川普一顿闹,中国绝大部分人都明白了,卧槽,原来这一步这么重要,看来必须得搞了。共识就这么出来了。

 

类似《三体》里那个情节,罗辑不小心偷窥到了外星人的软肋,所以外星人要杀他,要故意制造成一个意外假象,让大家觉得只是一个意外,就不会怀疑他掌握了什么大秘密。奥巴马看过《三体》,特朗普没有,如果他懂这个道理,他就该花钱雇佣一堆中国国内的经济学者,天天围攻这玩意,而不是从外部出手。现在不仅暴露了天机,而且反手对我国国内经济学家就是一巴掌,最近还抽了一巴掌之前反对“土地红线” 那帮经济学家。

 

说白了,我们要坚持“深挖洞(提高科技高度和深度),广积粮(加强储备粮油和人力资源),低筑墙(扩大合作和交易)”。我们要比美国更开放,更像海洋文明,接纳所有愿意平等做生意的人,只要别人跟你合作能赚到钱,他们有病才会把你踢出去。要知道,冷战最高峰时期,法国和英国跟苏联的贸易都没断,甚至美国企业家私下里也跟苏联在合作。


而中国和苏联又完全不一样,苏联游离于欧美之外,而中国锲入到了欧美体系里,并且担任着心脏那样的职责,中国只要不自己作,就没事。而且我们没有跟美国搞敌视,跟谁都不掺杂感情,国家之间没有那么多感情,我们也是么得感情的贸易机器。


现在萧条就在眼前,达利欧判断应该会超过1930年代。所以肯定不能大意轻心,政府得拿出点诚意和动作来,比如继续创造更好的经商环境,完善法制,出台刺激政策。


作为老百姓,也要自己对自己负起责来,多锻炼别生病,工作再勤奋些,多输出少添乱。而且一定要管住自己那张嘴,不要成天唉声叹气,你说出去的每句话,第一个听到的是你自己,蠢话说多了,自己也信了。


一点都不用怀疑,每次危机中,超级巨头会变得更大,一部分中小型巨头会被打翻,重新崛起一批,这本身是危机的一部分,加把劲,说不定你的机会来了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