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百步亭

2020-03-11 15:52  


      1月18日,一场名为“万家宴”的活动如期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举行。许多居民带着自家制作的新奇菜品,摆放到了社区管委会一间较大的会议室内,彼此拍照留念,欢声笑语,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此时的武汉,很多人回忆,并未意识到一场疫情风暴已经袭来。


      同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由钟南山、李兰娟、高福、曾光、杜斌、袁国勇6人组成的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考察。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拉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尽力阻挡疫情向外蔓延。


3月1日,百步亭社区某小区内,工作人员严守居民出入。首席记者叶龙杰摄

定格的“万家宴”照片 ●

冬春交替之际的武汉,雨水偏多,气温每隔一天可能就变个样。


3月2日,在百步亭社区内的道路两旁,停满了因一次外出就无法再进入小区的居民车辆。关于防控疫情的通知、告示、健康知识贴满了社区内的各个宣传栏,“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红色横幅拉在了显眼位置。各个小区门口,佩戴红色袖标的保安、志愿者和身着防护服的人员或坐或立,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分工协作测量体温、人员登记、核实出入,守着窄窄的小区入口。


3月1日,百步亭社区某小区门口,工作人员等居民来领蔬菜。首席记者叶龙杰摄

站在百步亭管委会办公楼外,寒风阵阵吹来,站着跟记者交流了一段时间后,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似乎有些犹豫该不该让记者进屋子,踟蹰一番后,还是决定站在外面比较好。


从1月18日举办“万家宴”至3月初,王波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疫情扩散阶段的人员密集活动是否造成了更大的人际传播,成了一个无底的漩涡,时而隐没于武汉整体疫情的波涛之下,时而又旋转着出现在人眼前,提醒着病毒传播的可惧威力。


百步亭社区虽然名为社区,实际上是一个有着十几万常住人口的街道,下辖9个居委会、25个居民小区,目前已确诊了2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大概占了百步亭社区现有人口的0.16%。这些确诊患者当中是否有人因“万家宴”感染,则一直为外界所追问,能够回答的,只有社区里的居民。


在举办“万家宴”之前,百步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田贵贞在接到活动邀请时,联想到自己工作较忙,明确表态自己没有时间准备菜品;社区居民刘善化看着身患肺癌的妻子,实在没有心情参加活动;与儿子一起居住的黄卫华老人由于一直是社区志愿者和文艺骨干,则精心筹划组织着“万家宴”当晚的舞龙、采莲船表演,同时也有许多社区居民热烈地响应号召,绞尽脑力苦思如何才能让自家的菜品获得更多关注和点赞。


没有人预想到,一场疫情的风暴已经在武汉市内酝酿。风暴来临前,生活在既有的轨道上前行。王波回忆,“万家宴”在该社区一间最大的会议室内和9个居委会的分会场举行,会议室顶多只能容纳200多人,居民在将自家的菜品摆放好后,就分批进入参观并拍照留念,定格为一张张面带欢愉神情、邻里欢洽的画面。当然,现场没有一个人戴口罩。


祥和热闹的春节就在眼前,直至被紧急踩了一脚刹车,车上的人踉跄不已,谁也不知道眼前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改变,又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因此偏移。


1月18日,百步亭社区居民在党群活动中心主会场的“万家宴”上聊天。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南方传统小年。当日,湖北武汉百步亭社区举办传统“万家宴”活动,社区居民端出自制的一万多道菜品,摆满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肖艺九摄

被强调的爱国卫生运动 ●

1月20日下午,在钟南山院士发出“人传人”的论断之前,百步亭社区某小区的居委会主任李成凡(应采访者要求化名)已经听到,一些医疗机构的人员受到了某种病毒的感染。当时,李成凡的内心突现了紧张,预想到可能出现大面积传播,估计今后将难得回家。为此,第二天上班时,他比平时多带了一套秋衣、秋裤以备换洗。


“只是没想到,疫情持续的时间会这么长。”李成凡说,此后,他与小区内的工作人员一起,经历了疫情的起起伏伏,每一日都是难忘的经历,被记录在工作本上。


1月21日一上班,李成凡紧急召开了小区楼栋长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提了要求,传达了精神,明确传染病防控的紧迫性,但由于疫情还是比较敏感,怕引起居民恐慌,尽量淡化了疫情相关信息。”李成凡说。


但疫情还是在当天就迎面扑来,会议结束后李成凡就接到了武汉市卫生健康部门的电话,要求协查一位确诊人员。翻遍居民册,这位人员并不在其中,后经多方联系,李成凡终于了解到,这人此前和兄弟居住在百步亭社区附近,那时已经被收治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并确诊患有新冠肺炎。


1月22日,李成凡的主要工作仍是按照上级部门提供的联系方式或名单,寻找疑似患者。“一例疑似病例A通过电话了解到,已经和女朋友到黄冈市了,我们就叮嘱他赶紧到当地的医院检查,前段时间联系得知,已经被收治到ICU病房;一例发热患者B找到后,我们要求他赶紧到最近的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检查,他下午过去的,但迟迟没有回来。”整个晚上,他都在焦急地等待患者B的信息。


1月23日凌晨2时,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当日10时起,武汉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封城了。23日上午,患者B终于从医疗机构回来了,告知李成凡,医院内人员拥挤、队伍排得很长,经过一夜的等候才做上了检查,确诊为双肺感染,但已经没有床位,无法住院;黄卫华则接到儿子、儿媳的电话,告知她由于公共交通停运,暂时无法回家;田贵贞发现,前来百步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人员突然增多,排起了长队。


在百步亭社区之外,许多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已经被抽调上路,一整夜为开车离开武汉的人员检测体温。武汉市内各大交通枢纽,一些经由武汉换乘的人员在错过上午10时这个时间点后,开始慌乱地跟售卖口罩的摊贩讨价还价,一个普通的医用口罩价格上涨到了15元。武汉之外,1月21日,河南、重庆、湖南等临近湖北的省份陆续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月22日,山西、江苏、福建等离得稍远的省份确诊了首例病例;1月23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边疆省份确诊了首例病例。


武汉已经退无可退 ●

李成凡无心顾及小区之外的新闻。1月23日,他又收到了5例疑似病例的信息,在排查到人后,均了解到这些病例已在医院内经CT确诊为双肺感染,但均因为床位紧张,无法住院,只能回家自行隔离。为此,李成凡组织人员前往这5例疑似病例的家中开展消杀工作,提供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物品,并反复叮嘱他们不要出门,尤其不要乘坐电梯,避免社区内的接触感染。


1月24日,李成凡打电话了解患者B的身体情况,得知症状缓解了不少。但当天晚上,他就接到患者家属的通知,患者B已经在家去世。恐惧瞬间代替了紧张,笼罩在李成凡的心头:“当天晚上到第二天中午,恐惧感、无助感、内疚感反复在内心冲刷,真真切切体会到疫情的可怕!”


在深感恐惧的氛围中,李成凡和同事一起守在了患者B的家门口,生怕患者B的家属外出导致社区传播,又得不停地联系相关部门和殡仪馆,了解患者遗体如何处置,安抚家属的情绪并签字同意不陪送、不拿骨灰。“患者B是失独家庭,几年前,女儿因情感问题投江自尽。患者B的妻子提出想把骨灰撒到长江里和女儿团聚,但我们不能答应啊,为社会负责需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办。那时候,我说着说着眼泪就不住地往外流。”李成凡说,分不清眼泪是因为人间的悲剧而流,还是因为恐惧而流,“谁都怕死,那么近地和密接人员接触,谁都有可能被感染,只因为不想承认自己是胆小鬼而没有退缩。”


在见证第一例死亡病例的深夜里,李成凡忍不住给妻子打了电话,询问自己该不该逃回家中。妻子鼓励他坚持,因为武汉已经退无可退。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只有亲历其中,才能理解我们的苦难和顽强。”李成凡说,处理完患者B的遗体后,小区内疑似患者和发热人员不断被发现,每天很多时间就是坐在座机前,接听这些患者和家属打来的求助电话。电话内容多是要求社区安排床位,但当时连最简陋的集中观察点都没有,医院床位更是爆满,小区内的疑似病例越积越多,随时都可能成为社区内的传染源。


其间,黄卫华回忆,百步亭社区的氛围异常紧张,几乎所有人都不敢出门,一些居民不会使用手机进行外卖或者团购,开始出现了焦躁的情绪,也有一些人要求对出现疑似患者的楼栋,进行更严格的隔离。刘善化发现,此前收治妻子的医院由于病房被改造为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区,原先与医院定好春节后即返回住院的承诺已无法落实,肺癌晚期的妻子面临治疗中断的风险。


更多的人挺身而出 ●

人心晃动当中,1月25日,武汉市开始筹建雷神山医院。1月26日,一武汉居民、作家在微博中写道:“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国家支援的力度越来越大,更多的医护人员赶来武汉,让武汉人心安了许多。坏消息仍然有,女儿告诉我,她熟人的父亲(本身是肝癌患者)疑似感染,送到医院,也无人救治,3小时便死亡。”


这些信息冲刷着人们的心灵,也升华出感动。1月26日晚,一辆小汽车在夜幕中开到了李成凡小区门口,出来一位中年男子,进入小区后扶携出一位身有残疾的女子。“男子是女子的弟弟,他们的母亲当天刚刚因为新冠肺炎去世,女子是密切接触者并表现出了症状。”李成凡说,看到这一幕,他心中无限感慨,疫情中的姐弟情深在夜幕中如耀眼的明光,瞬间让他感受到了温暖,“要知道弟弟也会被感染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接姐姐,并千方百计地把他送进医院。后来我们了解到,弟弟也感染了,不算很重,姐姐也康复了。”


日子在煎熬和观望中往前,更多的人挺身而出。“因为大医院要腾空改造病房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从1月26日开始,两天内,我们从大医院接收了100多位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和30多位需要维持透析的人员。”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谭伟回顾,当时所有人心里都很忐忑,怀疑有无实力接纳。但在疫情面前,毫无退缩的余地。


1月28日,武汉中泰出租车公司的职工于楚才接到通知,被分配到百步亭社区开展保障工作。“我家住武汉市黄陂区,之前就听到‘万家宴’的传闻,一开始也恐惧,担心那里的确诊患者特别多。”于楚才说,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岁多的小孩,心里也担忧如果被感染怎么办?


1月29日,于楚才如期开车来到了百步亭社区,与武汉市诸多的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一起,通过接送非新冠肺炎患者应急就诊、购菜、买药,保障起了这个城市的基本运转。“害怕归害怕,该担当还得担当。”将盒饭放置在出租车车盖上,于楚才一边扒饭一边说,当时的想法就是应该为武汉做点什么,“每个人都按照防控疫情的要求做一点的话,我们的城市就不会失陷”。


忙碌又舒畅的日子来了 ●

疫情考验着武汉的承压极限,许多家庭的故事就如水花一样闪现,还来不及消化悲伤,却又得面临死亡的挑战。


1月31日,时任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现在内心是一种内疚、愧疚、自责的心态。如果早一点决定,早一点采取措施,比如在1月12日左右就关闭离汉通道,效果可能会更好,疫情会有所缓解,对全国各地的影响会更小。由于我们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当机立断,导致疫情输出。”


或许,武汉市居民,无论身居百步亭社区还是之外,也能从中读出另一种无奈和心酸。1月31日,武汉市累计确诊3215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249例,其中1例就是汉阳区居民陈言(化名)的姥爷。在此之前,陈言一家不断拨打各家医院的电话,联系“120”,向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得到了答复都是让我们自己找医院,社区连车都派不出来。”陈言说,当天姥爷在医院输液时突然感觉喘不过气,他爸爸开着车前往联系转院,“就在车上,姥爷去世了”。此后,他们一家5口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进入2月,新闻里每一天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都比前一天增高。2月2日,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当日中午12时前完成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明确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的集中收治和隔离工作。


武汉全城动员,但完成目标尚需时间。这一段日子,对李成凡而言每天都是煎熬。“连续5天一例患者都送不出去。”李成凡说,其间又见证了一位老人因疑似感染而在家中逝世,也听闻到一位丈夫强行开车将妻子送到定点医院,在门诊等待了3天后,却还是无力回天。


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当晚,3家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开建;2月5日,雷神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来自各地的医务人员源源不断地赶往武汉,原本非常紧缺的医疗资源得到了补充。


熬过最艰难的日子后,2月6日,李成凡所在的社区终于能够送出第一批4位患者住院;2月7日,送出6位;2月8日,送出8位……患者的堰塞湖终于逐日分流并消失了。


“由于担心外送患者会在小区造成恐慌,我们都是白天做社区管理和保障工作,晚上悄悄开车将患者送出去。”李成凡说,接下来的日子其实最忙碌,也最为感到舒畅。


群体不愿提及的回忆 ●

2月中下旬,武汉的天空在飘落雪花之后,也从云层中透出了明亮的阳光。


近3万名医护人员挺进武汉、分级分类收治得到落实后,武汉市的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开始缓解,刘善化身患肺癌的妻子也暂时在百步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治疗。但人间的离合却还在继续,有人强忍悲痛,有人无奈居家,也有人因疫情而保持着分离。


黄卫华说:“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我的儿子、儿媳就一直回不了家,而是居住在汉阳区的岳父母家里,每日通过电话互报平安。”


李成凡说:“我已经40多天没回家、没换过外套、没理过头发了,80多岁的老母和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只能拜托妻子、社区工作人员照顾。”


还有一位百步亭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疫情发生后,将双双患有中风、同在一个小区的父母锁在家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回吃喝等生活物资,原因就是害怕还能行动的父亲外出买烟被感染。也有一对老年夫妻,双双感染新冠肺炎,在前后住院、出院、进隔离点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机会见面。


“2月9日,一位男患者在隔离点被检测出核酸阳性,我把他送去方舱。进舱前,他把家钥匙扔给我。”李成凡说,接住钥匙的他很疑惑,这是要干什么?那位患者回应:“今天我老婆出舱,帮忙把钥匙给她。”


那一刻,沉甸甸的温情从手掌一路蜿蜒而上,涌进了李成凡的眼眶。


历史无法重写,但日子总在继续。百步亭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多不愿回顾“万家宴”的场景,也怕过度的报道会加大其他地区对百步亭社区的误解。在群体的意识中,这可能只是一场在错误时间举办的正确活动而已。


“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没听到病毒会人传人的消息。”黄卫华说,“万家宴”活动上,她敲响了手中的锣鼓,与来自各小区的文艺骨干一起,兴高采烈地完成了热闹而又成功的群众表演。她带着文艺队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心情愉快地吃了饺子,准备迎接着春节”。


但后来的春节,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都没了踪迹。



来源:健康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