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庆
襄阳古城便沐浴在一片“中国红”之中
古老城墙与五星红旗相映生辉
历史与现代在这座城市完美交融
这个特殊的日子
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象征意义
而襄阳人的庆祝方式
则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游行集会
到如今的国潮奇妙游园会
襄阳人的国庆节庆祝活动
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
让我们一起回顾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76年来的国庆记忆

1949年10月2日,襄阳人民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祝。
新中国成立初期,襄阳的国庆庆典几乎都围绕人民广场展开。1952年,襄阳第一座城市公园——人民公园开始兴建。
人民广场1952年国庆时的场景 释贵明/摄影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襄阳人庆祝国庆的方式也开始悄然变化。逛商场成了新潮流,文化娱乐和家庭团聚成为新趋势。
1973年开业的襄江商场,在80年代初首次推出有奖销售活动,国庆期间的商场内外被红旗与促销海报装点得格外热闹。
1984年9月,新华商场开业,柜台前挤满了前来购物的市民。
黄守中 摄
1984年,市民在樊城人民广场欢庆国庆。
黄守中 摄
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于1993年10月5日至7日举办,闭幕式晚会以大型交响乐、焰火表演和彩船游展带给全市人民全新的感受,构成了独属于那一年的国庆记忆。

1999年,我国修订发布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将国庆节与相邻的星期六、日
合并为7天的国庆长假
称为“国庆黄金周”
长假的出现
让人们欢度国庆节
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8年“十一”期间,市民在襄阳护城河上游玩。 记者安富斌摄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时19分,武汉至十堰动车组准时进入襄樊火车站。记者赵兴沛摄

2009年10月1日上午,在襄樊火车站广场,市民通过户外电视大屏幕收看国庆阅兵式直播。

2010年10月1日傍晚,“汉水女神号”豪华游船载着百余名乘客开始了汉江风光之旅。记者李云飞摄

2010年10月1日清晨,我市6名自行车爱好者,骑上自行车从诸葛亮文化广场出发,踏上了去上海看世博会的旅途。记者王虎摄

2011年“十一”期间,市民在襄阳公园游玩。 记者李云飞摄

2011年10月1日,襄阳无偿献血志愿者总队的25名队员,举行“铁人三项”活动。记者李云飞摄
襄阳古城墙、北街
逐渐成为游客必打卡地

2012年“十一”期间,襄城北街行人如织。记者姜雁冰摄

2012年“十一”期间,隆中风景区游人如织。

2012年“十一”期间,在南漳县,一位新郎用板车迎娶新娘。

2012年10月4日,南漳县东巩镇春秋寨景区,民间艺人正在为游客表演高跷。晏光辉摄
2013年9月29日
卧龙大桥、东津大桥、
胜利街立交桥、唐白河大桥
四座大桥建成
“十一”期间
市民的乐趣就是逛大桥

2013年10月2日,一名市民带着母亲来到卧龙大桥上,感受城市的变化。记者张文华摄

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我市举办的“汉水文化周”活动为市民奉上了童话音乐节、摇滚音乐节等一道一道文化大餐。

2014年10月3日,在米公祠景区,一名穿汉服的女子和小游客合影。记者安富斌摄

2014年“十一”期间,市民在修葺一新的习家池景区游览。记者丁涛摄
2015年
唐城开园
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2015年“十一”黄金周,在襄阳盛世唐城景区,游客们身着唐装一秒变“唐人”,感受地道唐风古韵的歌舞演艺。

2015年“10月3日,一只长龙风筝和一只襄阳城风筝悬挂在襄阳古城东城墙上,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合影留念。记者王虎摄

2016年,国庆期间,大量省外车辆涌入襄阳,27个省份车牌襄阳“过节”。记者谢勇摄

2017年10月1日,市民在汉江边的广场上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68岁华诞。当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我市开展的喜庆锣鼓、划旱船、广场舞、畅游汉江等文化体育活动。记者谢勇摄

2017年国庆、中秋期间,市规划展览馆迎来了首个长假,大批游客来此游览,了解襄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7年国庆、中秋期间,我市持续降雨,市民在仲宣楼欣赏人造月亮。记者安富斌摄

2018年10月1日,市民在高新区富康大道参观我市首届国防兵器展,欢庆国庆佳节。
2020年
襄阳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开园
填补我市大型游乐类旅游项目空白

2020年10月6日,华侨城奇幻度假区的“嫦娥”为游客送祝福。 记者谢勇摄



2023年“十一”期间,市民在襄水源公园游玩。记者谢勇摄

2024年“十一”期间,市民和外地游客排长队品尝襄阳牛肉面,“打卡”襄阳特色美食。记者谢勇摄
2024年国庆节,襄阳华侨城奇幻谷“烟花下的中国红”万人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连续登上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央媒。
2025年10月1日
在古色古香的城墙上
一面面国旗随风飘扬
古老城墙与鲜艳国旗相映成趣
成为襄阳国庆期间独特的风景线
记者 杨东 摄
从红旗飘扬的集体游行
到缤纷多彩的文化盛宴
襄阳人的国庆记忆
折射出76年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变迁
那份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始终如一
如同汉江之水,绵延不绝
滋养着这座千年古城
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汉水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