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5日讯(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刘小进)近日,鄂州花湖机场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38%”和“货运航班量达到2.76万架次位列全国第四”这两项亮眼数据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人惊呼:花湖机场真是“货”力全开。
国庆假期,鄂州至西班牙萨拉戈萨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通讯员刘小进 摄
有一项数据最能说明花湖机场的发展势头:9月12日,花湖机场2025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0%,较2024年提前106天,再次刷新纪录。
今年以来,花湖机场新开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等18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列日、布达佩斯、香港等6条国际货运航线。与此同时,新开新疆博州、西藏拉萨等4条国内货运航线,国内“轴辐式”货运航线网络已然成形。
通关高效是航空货运枢纽的重要竞争力。3月19日,花湖机场南区国际2号货站投入运营,可“一站式”完成收运、清关、海关查验、安检、组板等全流程作业,实现货物收运到机坪装卸的无缝衔接。6月30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智慧公共国际货站项目正式开工,年保障货邮吞吐能力为60万吨。预计到2026年初,花湖机场货站年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170万吨。
通过打造“E转全球”空空中转服务品牌,花湖机场不断挖掘货邮吞吐量新增长点,截至目前已开辟第五航权航线达7条、国际空空中转产品线路56条,国际空空中转货量突破每周1200吨,同比增长361%。今年花湖机场保障国际“空空中转”货物超3.5万吨,是去年全年的91倍。
子夜时分,花湖机场灯火通明。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花湖机场已成为中国链接全球的“重要门户”。在国内,花湖机场通过东莞、无锡、贵阳等7个异地货站和“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把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资源和中部的人力、土地资源串起来,形成“东部搞研发、中部搞制造、全国卖产品”的分工模式;在全球,在意大利米兰、阿联酋阿布扎比设置海外仓,让中国制造直达海外市场,同时把“全球好物”引进来。
今年通过花湖机场进口三文鱼、波士顿龙虾、榴梿、青蟹超1.4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53.0%、488.7%、383.7%和442.9%。截至目前,已有92家航空货运公司、2.1万家企业(覆盖12个行业)通过花湖机场开展贸易,进出口货物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投用3年来,花湖机场的产业“磁吸力”日益强劲,累计吸引22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户机场周边。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建成投用,英佛曼纳米材料、德玛克半导体等25个制造业项目正加快建设。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