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故事】廖昌盛:年近古稀再出发 从花生米小贩到粮油企业家的不老传奇

©原创   2025-07-04 11:10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芬芬、蔡梦竹


快70岁了,应该干什么?答案千万种,有人选择含饴弄孙,有人选择游山玩水,有人选择颐养天年。而廖昌盛的回答是:再创业。

廖昌盛1956年出生,老家在钟祥市柴湖镇。年轻时,他不甘心在家务农,举家迁往武汉大东门市场,从卖花生米这样的小生意做起,靠着勤劳和智慧积攒下第一笔财富。1997年,他敏锐捕捉到家纺行业的商机,几乎倾尽所有转行做家纺生意。从最初的小作坊起步,逐步发展成一家颇具规模的棉业公司,专门从事棉絮、棉制品的加工和生产销售等。60岁后,廖昌盛逐渐“隐退”,慢慢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他本可功成身退,安享晚年,但67岁时,他做出了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再创业。

操劳了大半生,朋友和亲人都劝他享受退休生活,遛遛弯儿、下下棋、打打麻将,但对于廖昌盛来说“享清福”太乏味了。廖昌盛说,“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就喜欢做事,希望能再成就一份事业。”朴实话语的背后,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不以年龄为限制,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经过调研,廖昌盛了解到湖北作为全国冬油菜主产区,产量占全国85%以上,而家乡钟祥不仅是世界长寿之乡,还是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这一发现点燃了他心中的创业火种,再加上了解了钟祥优厚的招商引资政策,廖昌盛坚定了返乡创业的脚步。

2023年元月,廖昌盛带着他的“养老金”回到了钟祥,投资5000万元成立湖北省康花粮油有限公司,在南湖新区建成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占地1万平方米,配备了国际领先的5X物理压榨食用油机械设备,可年产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及其他食用油15万吨。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但廖昌盛,这位已69岁的企业家,仍以厂为家,一天不落,三点一线般地忙碌在家里、市场和公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企业家的勤勉,更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生命激情。

“菜籽油富含亚麻酸等营养成分,我们通过低温压榨工艺最大化保留活性物质。”谈起产品,廖昌盛如数家珍。在仓库内,他边查看准备发出的货品,边介绍道。

目前,康花粮油的产品已进入钟祥市内多家食品企业及省内酒店、食堂和粮油店,并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渠道。更令人钦佩的是,廖昌盛并非简单地复制传统模式,而是将现代健康理念融入传统粮油产业。他引入的低温压榨技术能最大限度保留油脂营养,这种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老一辈企业家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如今,年届七旬的廖昌盛依然保持着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节奏。在他看来,创业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每个有梦想的人都该拥有的权利。“人生不就这样吗?还是要干点事儿。我觉得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最大的快乐。”廖昌盛说,现在国家鼓励乡村振兴,做农产品深加工,既能带动乡亲们增收,又能让更多人吃上健康油,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看着排列整齐的产品,这位老创业者眼中闪烁着年轻人般的热情。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有供应商的洽谈,也有客户的咨询。“现在每天都很充实,感觉自己比年轻时更有干劲。”他笑着说。

这位从卖花生米起家的企业家,用不懈奋斗完成了从个体商贩到企业家的蜕变,如今又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或许,正是这种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让他在年近古稀时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大家都在讨论“延迟退休”的时代,廖昌盛用行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只要心怀热忱,人生永远都是黄金时代。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记者:吴芬芬 蔡梦竹

编辑:周霵

审核:肖丽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