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涂字“表白”,长城就不值得爱?

2020-05-15 09:37  

 
日前,一名游客在慕田峪长城墙砖上涂字“表白”并拍照发到了微博上,引发关注。景区发现后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并向公安机关反映,并对该涂字处进行了保护处理。


鉴于该游客是未成年人且未对长城造成实质损坏,公安机关决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随后,当事人再次回到景区表达了悔恨和歉意,并跟随文保管理者再次登上长城,亲身参与对长城乱涂乱画的清理。

长城凝结着几千年的智慧和力量,是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它展示出的意志和气魄更具有不可复制的象征意义,值得人们虔敬的对待。在如此厚重的长城城墙上涂字“表白”,公众心疼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同时,更是深感无奈和气愤,表示“你爱他为什么就不能爱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然而长城的城墙却被有些到了长城的“好汉们”刻得密密麻麻,被吐槽“再想刻字都无处下笔”。当然不只长城,在古迹上涂刻各式各样的“到此一游”积弊已久、屡禁不止,而这种乱涂乱画的执念和行为不仅不是美好旅程的见证,反而是无公德心和敬畏感的展现,更会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好在针对此类现象,公众的热议、舆论的谴责反映出人们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对于消除这种陋习的强烈期望。各大景区也通过安装监控、增加巡逻人员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抑或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文明旅游指南,或者严格惩戒办法,从法规和处罚上形成震慑,提高犯错成本,让人们少抱存侥幸心理。

还有景区另辟蹊径,不止防范而且疏导,比如慕田峪长城景区为了满足游客纪念自己来过长城的迫切需求,在5号、10号、北铺房设置了3处“涂鸦墙”,以供游客留下自己的墨宝。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所有的措施和惩戒都是手段,并非目的。不少涂画刻字、破坏古迹的人最初不但没有认识到错误,甚至还会理直气壮或者公开炫耀。因此,文物古迹的保护最终还是需要每个人从内心意识到重要性,然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慕田峪景区除了对当事人批评教育、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外,让其亲身感受长城的累累刻痕并参与到乱涂乱画的清理中,这样的体验也许更能让当事人印象深刻,深入内心,用亲身经历唤醒对文明的敬畏,亲身体会感知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就像这个未成年的游客,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错误、知道了不该,知错就改,并付诸行动,那么如此的“亲身教育”就是有意义的。从这个层面说,这样的“体验教育”不妨成为文物保护措施中的借鉴,帮助倒逼出人们内心的惭愧和羞耻感,促进文明意识的养成和实践。


文 | 吴亚琦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