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携手,同心战“疫”

2020-03-15 19:20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派出330多支医疗队、4.2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因为同根,他们千里驰援不舍昼夜;因为同乡,我们倍感自豪时刻牵挂。央视新闻推出#我的同乡英雄#系列人物盘点,邀请他们来到聚光灯下,拍一组照片,用图像记录感动。





截至目前

江苏派出13批医疗队

2804名队员支援湖北

分驻武汉、黄石

“江”“湖”携手,同心战“疫”




吴小龙
出发前,我告诉自己:
“带着这么多人去,
也要带着他们平安回来。”


1月25日,大年初一,

医疗队集结出发,

我带着32名战友连夜赶到武汉。

我在朋友圈写道

“武汉,平安抵达;

下次,健康离开。”

到达后第一个任务是集中培训,

台上台下戴着口罩,

整整三个小时,

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也是头一遭。

会议、培训、考核、检查、演练,

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时间总是不够用。




曹广科
比起耀眼的光环和成就,
我只想要一点
因生命带来的自豪和感动。


2003年SARS来袭,

我在发热门诊工作。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

我和身为护士的妻子都报名前往一线。

但这次,医院只派我去,

留下妻子照顾家庭。

临出发前,

5岁多的小女儿给我加油鼓劲,

临床专业在读的儿子对我说:

“老爸真赞,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

1



王醒

重症医学科医生就像“伞兵”,

哪里有危险,

就空降在哪里。



接到通知后,

我们用半天时间集结队伍。

第二天出发时,

大花山方舱医院还没开。

去医院培训的路上,

大家在车里有说有笑,

正式“开舱”第一天,

车里却鸦雀无声。

队伍里最年轻的护士只有22岁,

为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

我第一个进舱,

迅速完成首批12名病人的咽拭子采集。


1



赵燕燕

我想对这座城市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的付出、

坚韧和团结。



13床75岁的新冠肺炎患者,

老伴住在另一个病区,

儿女还没解除隔离。

根据医嘱,

老人每天要服用两次蛋白粉,

但没有家人能帮他购买。

我把自己的蛋白粉

分装成小袋送给他,

对他说:“只要你不嫌弃,

这些天就把我当女儿,

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1



乔继红
抵达武汉的飞机还没落地,
我反复提醒自己
“出了机场,就是战场”。


对于其他医疗队队员,

到了武汉,

经过培训进入医院开展救治

才算真正踏进“战场”。

但作为院感组的一员,

从抵达武汉下飞机的那刻起,

就是上“战场”了。

每当医护人员正确穿脱防护设施后,

我都会给他们竖大拇指,

他们防护好了,我就安心多了。


1



王珍妮

我最想带家人到武汉走一走,

看长江磅礴,东湖秀丽,

黄鹤古楼,樱花烂漫。



大年初五,

我到达隔离病房开始工作。

我每天负责测量患者生命体征、

静脉输液、更换补液、

消杀、呼吸机护理。

尽管大部分工作非常常规,

可严实的隔离衣,厚厚的口罩,

一穿就是一天,

行动实在有些不便。

但是我相信,

疫情总有结束的一天,

春天一定会来。


1



李小民

医疗器械是冰冷的,

但医生,绝对是有温度的。



一位43岁的男性患者,

入院初期因为病情严重,

情绪波动很大,

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为了避免刺激他,

我决定放弃插管治疗,用药物替代。

十多天过去,他的病情慢慢好转。

他和我说:“之前在ICU待久了,

状态不是很好,

现在心情好多了,谢谢你们。”


1



冯旰珠

2003年抗击非典,

我的战绩是“零死亡”,

这一次,我有信心保持战绩。



新冠肺炎这个对手,

迷惑性真的很强。

到黄石后第一次查房,

我发现13床的患者,

虽然以很高流量在吸氧,

但一说话脉氧立马大跌,

使用呼吸机,情况反而更糟。

经过研判,我们调整了治疗方案。

这几天,他的病情大幅度改善。

查房时,他还在看《学习强国》,

他告诉我,他是30多年的老党员,

现在积分7000多了。


1



吴晓松

来黄石20多天,
最让我欣慰的是,
我的“福尔摩斯”队安全无恙。


再一次登上前往抗疫前线的飞机,

这一次我成为了黄石的“猎毒卫士”。

从汶川、雅安地震防疫

到非洲埃博拉病毒,

我参与过这么多次疫情防治,

没有一次像新冠肺炎病毒

这么狡猾。

疾控人常说,

我们的工作如同福尔摩斯破案,

追踪病毒的来龙去脉,

动手不仅要快,更要稳、准、狠。

这几天黄石的新增病例为零,

大家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加油!老乡

照顾好自己

盼早日凯旋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