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ID:jwview)
文:张燕征
我是2018年大学毕业后正式入职的,现在还处于规培阶段。疫情刚爆发时,我就在医生群和新闻上看到武汉急缺救治医生和防护物资,当时我就想立即申请去武汉支援,哪怕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去。1月27日,医院号召医生前去武汉支援。那天,我给医务处主任发了请战书,可能是因我资历尚浅,支援武汉没能成行。当得知我们医院是焦作市32家发热门诊机构之一时,我又第一个报名参加本地防疫工作,最终获批通过。
我父母都是医生,怕他们担心,我报名参加防疫工作之前,并没有告诉他们。我心目中的爸爸叫“肖大侠”,他年轻时也是位热血青年,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曾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生,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又是第一批报名参加支援救治的医务人员。他们得知我报名通过的消息后,都对我去发热门诊表示支持,并叮嘱我注意防护,爸爸还给我点“赞”发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我们医院派去支援武汉及各市县医院的医生大概有十几名,其中,支援武汉的人员是4名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支援焦作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市级定点医院的是4名医生,还有一些医生去支援指导当地的疾控中心、县级医院。在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医院留守的医生已经开始正式轮流值班。在发热门诊共有6名医生,两人一组,三天为一个班,连续上三天班休息两天。2月7日,我是第二批驻守发热门诊的医生,现在我们医院病房共有14个留院观察病号,高度疑似的8个病号已经移送当地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集中救治,目前,移送的病号中有2人已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第一批人员原计划是值班15天,但现在医院处在缺人状态,我们第二批需要值班20天。值班结束后,也就是2月27日之后,无论是支援武汉的人员还是支援焦作其他县市的医护人员,我们每人还需单独隔离14天,确认无感染症状后才能回家。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确定名单后,我们就和外界隔离了,也不能回家。在防疫值班期间,我们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隔离区宿舍内,每天早上,在防护服里穿上2层隔离衣,然后带上口罩直接上救护车,大概5分钟左右后到门诊大楼,接着我们要在缓冲区换防护服、鞋套,然后戴上护目镜、3M口罩、面罩,为防止手套破裂,我们带了两层手套。在隔离生活区,医院有专人负责给我们送饭,在发热门诊工作时,医院餐厅也会派人给我们送饭。由于穿着防护服,为了避免污染浪费,我们一般吃的很少,水也不敢多喝。最近来发热门诊的病人已经少了很多,记得前一阵子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病人在排队等候检查。医院临时设置了多个留观室,尽量把这些人分拨在不同的房间,防止交叉感染。我们是两名医生搭班,也就是说24小时我们要随时接诊,吃饭、休息都是两个人轮换着来,门诊始终要保持有人值班。值班结束后,救护车把新一轮值班医生拉过来,然后把我们再拉回隔离区宿舍,晚上我们会把当天的入院病历补充写完。进入医院的任何人都要测体温,如果体温一旦偏高,就直接送到发热门诊,如果病人有咳嗽、胸闷、腹泻或者其他症状,医院入口处的医生会做一个初步分诊判断。在发热门诊接诊时,我们会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询问,有哪些不适症状,最近是否接触疫区回来的人员,是否外出等,包括去亲戚家拜年之类细节。遇到特殊病例时,以前医院会诊需要不同科室的专家在一起开会讨论,现在将现场会诊改成了视频会议,也是为了减少医生之间的接触,防止交叉感染。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病号是一个18岁的女孩,当天她的妈妈陪她来发热门诊,现场体温达到了39度6,整个人非常萎靡,我们立即安排她做了血常规检测、呼吸道病原体五联检测等,其中中性粒、白细胞指标是正常的,淋巴细胞指数偏低。当时我们就有点紧张,正常的炎症引起的发烧会导致白细胞指数含量增高,但该指标却没变化,我们怀疑不是普通的细菌性或病毒性引起的高热,而是疑似新冠肺炎的症状。随后拍摄的CT影像显示,这个女孩胸部片上有小片状的“炎症球”,当天这个女孩就被留院观察了,在接下来两三天,病情发展的非常迅速。复查CT显示,肺叶呈现大片状絮状影。CT室主任和其他专家会诊后怀疑可能是疱疹性病毒引起的肺炎,但也不排除是新冠肺炎,所以我们对她又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询问,现在还处于高度疑似的观察阶段。目前,隔离病房这些病人我们基本上是西药为主,中药辅助。采用抗病毒、抗生素,结合化痰药、中成药联合治疗,西药包括帕拉米伟、奥司他韦等抗病毒的药,中成药包括清热解毒的连花清瘟等。另外,对于肺部情况不太好的患者,或者说高热的病人,我们也对他们进行退热和吸氧处理。除了高度疑似病例,在疫情防控时期,还有一些人因高度紧张也会来医院检查。2月18日,有一个阿姨来医院就诊,症状是肌肉酸痛和体温偏高,仔细询问后才了解到,原来是前一天打羽毛球运动时间比较久,导致的胳膊和腿酸痛,再测体温时,温度已经恢复正常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安慰她一番,就让她回家休息了。身为一个90后,我从小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追求,由于父母都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听到他们谈论哪个病人康复了,哪个病人离世了,就觉得治病救人是最高尚的事情。所以,在高考后报志愿时,我坚定的选择了临床医学。从医就职后,我对生命更加敬畏了。记得在肿瘤科规培时,很多危重的病人眼神是呆滞的,当医生进到病房时,他们的眼睛就开始发光,就感觉他们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那眼神里的光特别让人感动,胜过任何名利光环和财物。特别是在自己的参与下,病号慢慢康复时,真的是特别开心,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我觉得医生是最好的职业。有朋友说我很傻,医患矛盾严重的今天,为什么要当医生?病毒无情,受感染怎么办?父母怎么办?总之,各种说法很多。社会纷繁复杂,难道我要因为个别人的言论、行为就改变我对世界的看法吗?我觉得总有一些事情是值得我去坚守,比如敬畏生命。就像法国作家写的那本小说《小王子》,小王子保护他的玫瑰花一样,将它放在玻璃罩里,我自己也在默默坚守自己的信仰,用爱的眼光看世界。相较于长度我更在意生命的质量和宽度,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另外,献身医学也是我当初从医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