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来了!这些问题提前曝光 有项投诉一年涨126%

2019-03-15 09:07  

每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都是消费者扬眉吐气日,也是黑心商家惴惴不安日。

小伙伴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就是“3·15”啦!

“3·15”前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最新维权数据,为这个节日预热造势!

2018年,共收到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124.96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0.74%。

幸好,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助下,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17亿元。

想知道哪些领域成了消费维权的重灾区?碰上麻烦该咋办?快往下看——

这些领域问题高发

1、商品问题槽点满满

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商品投诉231.81万件,占比62.2%,同比增长61.3%。而且与往年相比,去年针对商品的投诉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日用百货、食品、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器材成了投诉量最大的品类。

2、服务投诉争议多多

服务投诉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服务投诉140.75万件,占比37.8%,同比增长12.1%。

远程购物、居民服务、互联网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修理维护服务是服务市场闹纠纷的高危区。

3、网购投诉翻倍增长

随着“剁手族”越来越多、网购量越来越大,网购纠纷成了消费者的心头病。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量168.20万件,同比大涨了126.2%。

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等问题屡见不鲜……

如何更好保护消费者

对于消费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和谐型消费社会是舆论关心的话题和市场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听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怎么看——

1、企业慎独自律

企业要自觉善待消费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慎独自律,诚信为本。同时,企业的右脑要有盈利合理化思维,左脑有社会责任思维。倘若唯利是图,必然付出代价。

2、监管不能放松

市场乱象的成因很复杂,除了商人的唯利是图,监管缺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要消除失信现象,必须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整合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协同,形成市场监管合力。政府一定要为消费者站好岗、放好哨,褒奖诚信、惩罚失信!

3、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与保护消费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营商法治环境越好,企业就越无后顾之忧,越能激发经营活力,消费者的权益也就能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得到保护。

碰到坑了,怎么自救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维权问题,真正中招了该咋办?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敏睿给小伙伴们提供了一些专业建议——

1、协商和解

和解就是“私了”,也是成本低、见效快的维权方法,先试试私了,万一成功了呢。

2、诉诸调解

如果私了行不通,可以找第三方调解试试。通常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都是权威的第三方。

3、行政申诉

有困难,找政府。

消费者如果权益受损,可在1年内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诉。如果嫌麻烦,还可以直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或者在网上申诉。

4、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也是不可忽视一股维权力量。

仲裁具有简便、一裁终局、专家判断、费用较低等优势,如果纠纷双方同意把争议交给仲裁机构解决,仲裁委也能为消费者主持正义!

5、提起诉讼

诉讼是最后的大招!

私了不行,调解没用,行政申诉又没结果,那么除了申请仲裁外,也可在权益受损3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一锤定音。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