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峰:扑下身子筑富路

2018-08-30 11:07   胡集镇

短短三年,胡集镇红庙村旧貌换新颜:路通了,村美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兴旺了,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户大比例出列,先后有116户、386人脱贫……

数说变化,群众夸奖市粮食局副局长、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尹海峰功不可没。

2015年9月,尹海峰选派到到胡集镇红庙村担任精准扶贫工作组长,并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村里一道道难题摆在那里:全村333户、1341人,就有124户、407人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耕地仅有1.2亩,该村无区位和资源优势,无集体经济收入,是有名的“空壳村”,连一条像样的通组公路都没有,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尹海峰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通过走村入户调查,掌握村情民意后,及时向市粮食局党组汇报情况,争取局里的重视和支持。有了全局干部职工作坚强后盾,他和工作队成员与村“两委”商议,迅速拿出整套扶贫方案,挂出扶贫攻坚作战图,分布实施铺设红庙村脱贫路。

尹海峰认为,交通不便给村民们造成的最大影响是农副产品卖难、卖贱。因为无商贩上门收购,村民们农副产品无法卖出好价钱,拖出去卖也是成本倍增。

要脱贫,先修路。尹海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红庙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2016年他多方奔走,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154万元,为红庙村硬化道路6.7公里,扩宽升级沙石路6公里,实现群众晴雨通车的愿望。

基层组织无活动场所,村“两委”凝聚力从何而来?2016年,尹海峰跑市、镇和相关部门,充分用好扶贫政策,筹集资金50万元,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彻底告别了基层党组织无活动阵地的局面。同时,该村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修建了占地120平米的村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专业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材,让农民就近就诊,小病不出村。几年来,尹海峰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推进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村主要道路两旁高标准新增植树1500棵,安装路灯30盏,村级道路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标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尹海峰任第一书记期间,红庙村农业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改造传统产业模式、争取产业扶持资金等措施,积极引进两家粮食专业合作社,流转全村土地120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700多亩,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稻,吸纳73户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入社务工,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2094元,村集体也增加6万元的财政转移性收入。该镇农商行通过金融小额贷款形式,以户贷企用,为该村洪福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财政贴息贷款80万元,合作社与本村8户深度贫困户签订协议,每户每年分红6000元。尹海峰帮助该村身残志坚的养猪大户汪定国,争取扶贫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解决资金短缺,扩大养殖规模。2016年存栏母猪50头,出栏商品猪300头,收入达到28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有4户贫困户发展养猪,户均养殖规模达到年出栏50头。进一步保障了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收入。

提起尹海峰为贫困户办的实事,红庙村村民如数家珍。村民曾庆兰身患恶性肿瘤,化疗放疗让这个家庭债台高筑。2016年曾庆兰病情加重,心灰意冷的她决定放弃治疗。尹海峰得到这一情况后,全力帮她募集资金治疗。曾庆兰说:“如果不是这些好心人,我现在已经不在了,是尹书记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气。”

驻村期间,尹海峰帮助10户43名重病人申请了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帮扶,对33户危房实施了帮扶改造,为27户贫困户家庭子女落实了助学帮扶资金,真正把党的温暖传递到了贫困群众的心坎里。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