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蛟龙”号1:1模型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展出。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蛟龙”号新母船初步命名为“深海一号”
2020年执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务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陈瑜)记者10日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海基地)获悉,目前正在深海基地大修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于2020年执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务。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告诉记者,“蛟龙”号新母船初步命名为“深海一号”。
此前,“蛟龙”号的母船是已届退役年限的“向阳红09”船。新母船为4000吨级科考船,续航能力达12000海里。明年3月左右交付后,可同时搭载“蛟龙”号、“海龙”号和“潜龙”号开展协同作业。
2012年,“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最大设计深度海试,刷新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由于当时潜水器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仍不完备,作为业主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计划用5年时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业务支撑队伍,建立全国开放共享机制,提高它的作业效能,完成其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
5年来,“蛟龙”号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共成功下潜158次,搭载经过培训的科学家等“乘客”下潜到海洋深处,开展现场勘查研究。
从去年底开始,“蛟龙”号回到深海基地进行大修和技术升级,主要包括3方面:提升水下定位和目标搜索的能力;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测绘能力;增强直接取样能力。
对于此次环球航行的路线,丁忠军说有两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他强调,“蛟龙”号走向业务化运行的条件基本成熟,是方案执行的基础。
“我国在国际海底有几块矿产资源勘探区,方案首先是为满足大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研究需要。”丁忠军同时表示,环球航行也是一次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计划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学家一起下潜,进行科学考察。
(编辑:周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