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京剧《生死桃园》演员在表演中。
客户端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看过京剧演出的人大都有这样的观感:舞台上,演员们或“披挂整齐”威风凛凛,或水袖翩翩身段柔美……行云流水般地表演令台下观众不时奉上阵阵掌声。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不管是刚入剧团的青年演员,还是已经成名的“角儿”,之所以能在舞台上风光亮相,是因为背后付出过无数汗水、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学京剧有多苦?程派名旦张火丁说过这么一句话:“不会让女儿学京剧。那太苦了。还是不要那么辛苦的好”。对于每个立志走进京剧行当的人来说,京剧表演中那些名目繁多的基本功就是第一道必过的门坎儿。
据一位业内人介绍,现在小学毕业后,学京剧的孩子会进入专门的戏曲学校,每天清晨6时就要起床练习基本功:跑圆场、压腿、踢腿、拿顶、虎跳、小翻、吊嗓等等,同时兼顾文化课学习。对于充满童真的孩子来说,这种单调的生活至少要坚持6年。
资料图:京剧新编历史剧《赵武灵王》此前在福州凤凰剧院上演。
“我们这行,需要童子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在接受(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肯定了上述说法,“我们从小要拿顶,就是大家说的倒立”。
这个拿顶练功,不是累了就能停。赵葆秀说,必须耗够了老师规定的时间,“看着三分钟不多,平常一笑一聊天就过去了;但你想想,倒立啊,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胳膊上,我们‘耗’的时候,胳膊哆嗦,汗珠子滴答滴答的掉,自己数着汗珠”。
实在撑不住了,赵葆秀说,那时候也会跟老师求情,想歇会,“老师不让,总喊着坚持坚持!有时候为了让我们多练点儿功,本来从1数到20就能停了,他反而倒着数,从20数回到15去”。
那么,练好基本功就就等于拿到了成为优秀京剧演员的“通行证”了吗?对这个问题,前不久刚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结项演出中亮相的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刘岿然觉得,唱腔音符、人物念白、眼神表情处理都是学问,“学好京戏不光要刻苦练功,更要学会动脑,把握角色精神”。
资料图:现代京剧《青衣》亮相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比如‘看大王’这一句唱词,就三个字,但好的京剧演员唱出来感觉就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气息力度与音符的把控。有的时候,一个‘吏’字,用京剧唱出来会有几十个音符,气息分配不好,唱腔就不美。”刘岿然举例道,“京剧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云手、身段,都是如此”。
刘岿然的说法从赵葆秀那里得到了印证。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就拿老旦来说,舞台上看似简单的一动一指都有规范,“有人站在我左边,那么我的手就要先往右然后再指向这个人,动作就美了;想往前走,就要先往后看。正所谓逢左必右、欲进先退”。
固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对一名京剧演员来说,基本功的累、“台感”的培养还不算难熬;真正让人揪心的,是练功时可能出现的受伤情况。刘岿然说,京剧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不受点儿伤的人很少。
“京剧的基本功我都练过,但后来选择了青衣,舞台上就很少再跟刀枪剑戟打交道了。但跟艾美君老师学《霸王别姬》的时候,由于虞姬的角色设定,我就必须把原来扔掉的功再捡起来,像跑圆场、拉云手等等。”刘岿然天生更习惯用左手,但在舞台上需要用右手持剑耍剑花,一遍遍练下来,左手经常被道具“砍”的满是伤痕,“虎口磨几个泡就太经常了”。
资料图:由国家京剧院献演的传统戏曲大剧《锁麟囊》在甘肃大剧院上演。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舒桐也表示,尤其是京剧里的武戏,讲究的是真功夫,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体力重复枯燥的训练,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演员较容易受伤,“舞台上每一个漂亮的翻转腾挪、每一个惊险的武打场面,背后都是演员的汗水。几乎每位武戏演员身上都伴随着伤痛”。
“其实不光是京剧,哪一行都不容易,都艰苦,只不过苦的程度不一样。”提到京剧演员的艰辛,刘岿然说,有一点是确定的,“你在京剧表演这方面想达到什么程度、什么高度,一定要用心、要有一个追寻的过程,又想好又想不累,那是不对的”。
赵葆秀则风趣的打了个比方:练好基本功、积累舞台经验这就好像做生意,“必须积累雄厚的资本,才能将来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塑造人物,今天我们得来的一切,其实都源于从小练就的基本功以及后来逐渐积累起来的那种对艺术的理解、悟……京剧哪一样都是美的,有规范,这个艺术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