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疾控:9月健康提示

2025-08-28 09:40  

 

随着9月的到来,进入秋季,天气多变,恰逢各类学校开学,大型活动集会增多,人员聚集增加,易于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市民健康,钟祥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高温中暑、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洪涝灾害防控。

一、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秋季昼夜温差大,易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区域。

1.重点预防疾病:流感(甲流、乙流)、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支原体等。

2.防护建议:

•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

•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如需前往,应佩戴好口罩,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患者。

• 健康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根据自身状况适度运动。

二、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至10月。

1.常见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2.防护建议:

•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生食。

• 不喝生水,不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

• 饭前便后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

• 定期清洁厨房、卫生间等易滋生细菌的场所,餐具、玩具等定期消毒。

• 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和家人相对隔离,呕吐和腹泻后应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衣物等。

三、虫媒传染病防控

虫媒传染病属于媒介生物传染病,它是以蚊、蜱、白蛉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有很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

1.重点预防疾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2.防护建议:

• 健康监测:有广东省佛山市、广州市、中山市、湛江市、深圳市、广西南宁市以及东南亚国家、非洲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地或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返钟后主动开展14天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头痛、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 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避开蚊虫活跃时段(7-9点、16-19点),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

• 清除孳生地,清理积水,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环境,及时疏通房前屋后的沟渠,清理露天堆放的杂物,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死角;清洁容器,家中水生植物需每周换水1-2次,或投放生物灭蚊剂;储水容器要严密遮盖,防止蚊虫进入产卵。

• 使用蚊帐、纱窗等物理屏障,夜间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衣物。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

1.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肝炎病毒和诺如病毒等。

2.常见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蘑菇中毒、寄生虫病、霉变甘蔗中毒。

3.防护建议:

•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或不明来源的野果;盛放处理食物的器皿、刀具等经常清洁消毒。

•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

• 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

• 保持手卫生,交替处理生、熟食品过程中和餐前便后要洗手。

• 盛放处理食物的器皿、刀具等经常清洁消毒。

五、高温中暑

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气温仍较高,需及时补水,预防中暑。

1. 常见疾病:中暑、热射病等。

2. 防护建议: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户外活动。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

• 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使用遮阳伞等。

• 老人、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需特别关注,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空调、风扇等。

六、学校传染病预防

学校、托幼机构是少年儿童在学习生活中聚集的主要场所,9月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学,入学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因此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防止手足口病、百日咳、新冠感染、流感、结核病等传染病的聚集性病例发生。

1.宣传教育:学校要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

2.预防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针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流腮、水痘、手足口等,应按相关接种要求程序自愿接种疫苗。

3.健康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等制度,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有发热等症状的学生不“带病”上学,学校工作人员不“带病”上岗,着重防范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

4.饮水安全:学校应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在开学前对供水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检查,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饮水设施和二次供水管网清洗消毒工作,确保学生饮水安全,预防肠道传染病。

5.新生结核病筛查:秋季开学后,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做好入学新生及教职工的结核病筛查工作。

七、暴雨洪涝灾害

进入九月,天气多变,警惕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

1.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雨中外出,若必须外出,避开积水路段,小心无盖的窨井,避开路灯、电线杆、变压器,避免进入地铁、隧道及地下商业街等低洼处。

2.暴雨过后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取水点远离粪便、垃圾、污水;装水器要经常倒空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3.注意个人卫生:接触洪水后,一定要洗净、擦干。不要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脸,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鼻和眼睛。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4.做好环境清理和卫生消毒: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及时清理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如深埋或焚烧;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

5.控制病媒生物:水灾期间建临时厕所,不随意大小便;及时清理粪便、垃圾、积水和动物尸体,清除蚊蝇孳生地;采取措施防蚊、防蝇、防鼠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