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湖镇红旗村:“微改造”点亮残疾人生活 细节里见民生情怀

©原创   2025-08-04 18:32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李彩霞

 

对残障人士来说,生活里的“小障碍”往往是日常起居的“大考验”。在柴湖镇红旗村,残疾人宁作宾曾长期被家中老旧电线的安全隐患、厨房设施不便等问题困扰。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悄悄拉低着宁作宾生活的安全感与舒适度。

这些难处,被红旗村网管员罗立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作为村里特殊群体的“贴心人”,罗立胜坚持每周定期走访残障家庭,宁作宾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一次走访中,他看到宁作宾弯腰在桌子上做饭时的吃力、绕开杂乱电线时的小心翼翼,便默默记下了这些细节——电线老化裸露的位置、桌子代替橱柜的高度与使用者身高的差距、水盆角度带来的操作不便,都被他一一写在民情记录本上。

“这些问题不解决,生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罗立胜当即决定帮宁作宾想办法。他第一时间带着记录本找到镇综治中心残联部门,不仅细致说明宁作宾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还附上自己草拟的改造建议:“电线得全换,橱柜高度比桌子高30公分正好,水盆最好安在排水方便的位置……”为了让方案更贴合实际,他又多次往返镇村之间,带着残联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一点点完善改造细节,直到方案最终敲定。

施工当天,罗立胜比谁都来得早。工人们顶着盛夏的高温整改电线时,他守在一旁,不时提醒:“这里靠近灶台,电线得用防火的!”“开关位置再调低些,方便操作……”看到工人们按宁作宾的使用习惯调整线路走向,他才放心地去帮忙递工具、清理现场。

次日安装无障碍设施时,罗立胜又全程守在厨房。“橱柜深度再浅5公分,伸手拿东西更方便!”“抽油烟机按键得选大的,好按……”他把平日里观察到的细节一一告诉施工人员,确保每个设施都贴合宁作宾的需求。当最后一块挡板固定好后,宁作宾试着打开灶具、接水洗手,相比之前方便了许多。宁作宾转过身,对着忙碌的工人和罗立胜,连连竖起大拇指,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从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再到全程参与改造,罗立胜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耐心架起桥梁。这场针对“小障碍”的“微改造”,不仅让宁作宾的生活更便利,更让人们看到:民生温度,就藏在这些俯身为群众办实事的细节里,藏在基层工作者主动担当的身影里。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通讯员:李彩霞

编辑:周霵

审核:林雪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