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钟祥是粮食主产县,在田水稻104万亩、大豆30.98万亩、玉米45.19万亩。进入7月,晴热高温持续“烤”验,田间地头打响一场“抗旱保苗战”。
8月1日上午,钟祥市温峡口水库闸口处,湍急的水流裹挟着白色水花奔涌而下,给40万亩农田送去“解渴水”。
温峡口水库是钟祥境内最大的水库,总库容超过5亿立方米。“第一轮开闸放水,从5月12日持续到6月18日,整整38天;第二轮从7月7日开闸,通过南、北、中三个干渠和电站,每日放水170万立方米。两轮放水,累计达4682万立方米。”钟祥市温峡口水库管理处副处长何勇介绍。
流水潺潺,沿温峡口水库南干渠行至最末端,到达九里回族乡王岭村。据九里回族乡副乡长黄永华介绍,从温峡口水库到王岭村,这条输水线长达50公里。以前还是土渠时,放水7-10天后水才缓缓流进田里。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水渠整治等项目实施,只需两三天,全乡的庄稼就能“喝饱”水。
种粮大户袁平蹲在田埂上,看着汩汩清水浸入稻田,刚好没过根须,欣慰不已:“虽然40多天没有下雨,但田里的水跟得上、也充足,瞧这水稻长得多壮!”袁平是钟祥市经祥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今年种植中稻1296亩、玉米200多亩。不远处,金黄饱满的春玉米正在收获,不受干旱影响。
在洋梓镇洋梓村,一条2米宽的水渠穿田而过,两侧的2000亩稻田水光粼粼,只见稻秆挺拔,叶片抖擞,叶尖泛着淡绿光泽。钟祥市瑞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剑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水稻正值孕穗末期,意味着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这个时期需水也需肥,田管马虎不得。”这几天,郭剑忙着实施“一喷多促”,一次性喷施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为水稻生长发育、灌浆成熟、产量提高使把劲。
防高温、抗干旱、稳秋粮,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基调。钟祥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水利、气象等部门,协调引水灌溉,保障田间用水。
钟祥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常青称:“水稻孕穗扬花、夏玉米抽雄吐丝、大豆开花结荚,三大秋粮作物都处在产量形成的关键节点。在做好抗旱保水、‘一喷多促’的基础上,农技部门持续送技术服务到田,指导农民科学田管,水稻重点施好促花肥和保花肥,玉米做好辅助授粉,大豆防早衰增粒重,确保秋粮稳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