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是全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地区,林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近年来,钟祥市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科学实施林上精准抚育与林下特色种养,这座森林覆盖率超50%的城市,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在盘石岭林场,延续60余年的火炬松纯林模式迎来变革。这片7.78万亩的国有林场,曾因单一树种种植导致生物多样性衰退、林木枯萎等问题。如今,林场推行“目标树培育+天然更新”模式:保留生长健壮的目标树,采伐干扰木,对林下自然萌发的幼苗进行点状抚育。这一转变使目标树年均生长量提升10%,森林抗逆性显著增强,1.3万亩林分质量实现跃升。
“我们正在重建森林的‘自愈系统’。”林场产业发展科副科长周瑜指着林间蓬勃生长的混交林说,“每棵自然更新的幼树都是生态修复的种子。”
生态价值的转化通道在九里李家台村率先贯通。曾经的荒芜林地如今遍布风景苗木,林下套种的中药材白芨正孕育着新的致富希望。九里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李德宏算了一笔账:改造前低效林亩均收益不足百元,如今白芨种植三年亩产可达6000至8000斤,带动亩均增收超万元。这种“立体林业”模式正在全市推广,通过优化林分结构,既守护了森林生态系统,又激活了林地资源的经济潜能。
钟祥的创新实践源于制度保障。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全市建立市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到人。2024年,湖北省林业局将钟祥列为集体林经营建设试点,钟祥市配套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划到2026年建成5万亩高标准森林经营示范区。
从火炬松纯林到混交林生态,从单一林业到林下经济,钟祥的绿色转型折射出新时代林业振兴的辩证思维。当科学抚育唤醒森林活力,当林下空间变身“绿色银行”,这座森林之城,正以平衡之道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的振兴画卷。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记者:王浪潮
编辑:周霵
审核:杨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