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掘金”新农人 | 家住汉江边·沃野千里

2024-11-12 11:14  

汉江,纵贯荆门,润泽千里沃野。千百年来,勤劳的汉江人没有辜负自然的馈赠,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将两岸打造成荆楚粮仓、鱼米之乡。大型融媒体报道《家住汉江边》今天推出第12篇,陆续讲述在这片沃土追逐创业和幸福梦想的故事。今天讲述汉江两岸新农人们依靠新技术、新模式在粮田里“掘金”的创业故事。


图片

海报制作:牛武杰


9月13日上午,钟祥市丰乐镇白佛台村,临近汉江的这片40多亩玉米和大豆进入收获期。村民张兴国和乡邻们兴致勃勃地关注着收割的进度。虽然这不是他的田块,可他一样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您今年种的收成怎么样呢?”

钟祥市丰乐镇白佛台村村民张兴国:“我种的长势还可以,现在还没在收,收了更能说明问题。”


记者:“长势怎么样?”

钟祥市丰乐镇白佛台村村民张兴国:“长势蛮好。”


记者:“您觉得这种模式(技术)怎么样?”


钟祥市丰乐镇白佛台村村民张兴国:“假如不好,老百姓不得搞,对不对?你看这一方(村民)全部都搞了,说明人们对这个(技术)认可了。”


图片

复合种植的收获现场


张兴国口中所说的认可,是目前全国大力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这项技术改变原来农民习惯的玉米和大豆单一、成片种植的习惯,改成四行玉米、六行大豆或者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间作模式。去年村里有人种了几十亩,收益不错。今年他也是试着种了5亩。


图片


钟祥市丰乐镇白佛台村村民张兴国:“有了好的东西(技术),按照我们习总书记说的,中国人民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对农民的收益,各个方面有益无害。”


图片

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对复合种植田块测产


荆门市从2022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新技术,目前试种面积已经发展到近1.2万亩。复合种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植株抗病率和产量,还可以大幅提高耕作,综合提高农民收益。


图片

大豆玉米联合收割


钟祥市农机发展中心三级主任科员杨红兵:“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从土地的耕种,种子的播种,到田间管理,到收获,全部使用农业机械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降低人工费用。可以降低收割期间的损失率,秸秆可以直接还田,减少中间其他环节。”


钟祥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常青:“玉米可以搞500多公斤,大豆(每亩)可以搞个100、120、130公斤。实现比大豆或者玉米净作,应该(每亩)可以增加效益400块钱左右。”


图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只是近年来荆门市推广和利用的农业新技术之一。这些年,为荆门粮食安全做加持的,除了新技术,还有新模式和新品种。


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李逢苹对种粮大户康天书说“收入你们也放心,反正你不管跌不跌,起码有稳定的价格在那里,保证你们的收益。”


图片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李逢苹在田间地头察看水稻长势


9月中旬,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李逢苹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田头,察看水稻长势,给签了订单的种粮大户们打气助威。今年她采取订单模式种植的水稻面积超过了5万亩。在汉江边长大的李逢苹对家乡的这片土地有着割舍不掉的深情。2013年,靠着磷矿资源和粮食贸易起家的她,带着千万身家一头扎进了水稻种植和加工业。


图片


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李逢苹:“过去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种几亩田,面朝黄土背朝天又挣不到钱,后来我就发展大面积流转土地,实行机械化、现代化种植,来解决农民原来的种植模式。”




她成立新布局农业合作社和新布局农业公司,大量从周边农民手中流转耕地,全部采用机械化、现代化的方式由合作社耕作管理。还与武大天源、隆平高科等国内顶尖种业公司合作,建设种业基地,优育优选多个水稻新品种,从源头提升粮食品质,不断改良粮食加工工艺,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到2017年,合作社流转规模就已经达到1.43万亩,成为钟祥市最大的粮食生产合作社,“新布局”大米品牌也在行业内叫响,事业顺风顺水。但2017年的一场连阴雨让事情发生了改变。


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李逢苹:“2017年,在收割期间,连续下了49天的雨,所有的粮食,稻谷在田间,全部倒伏,没有收割(没有收获),企业亏损了1000多万,所以这一项(次)对我的打击特别大。”


“后来我就想,发展订单模式,订单模式可以发展到2万亩,3万亩,最多可以发展到几十万亩。我觉得(要)发展我的(加工贸易)强项。”


2018年起,李逢苹不仅将自己流转的1.43万亩以订单的模式承包给了种粮大户,还通过这个模式将自己的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了好几倍。


图片


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逢苹:“我帮助他们资金,帮助他们农机,辅助他们种好田,我就(专心)搞加工产业园,把农民的粮食卖出去,销出去,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图片

新布局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展厅


目前,新布局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加工稻谷20万吨,一年的销售收入超过4.5亿元。不仅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周边数千农户也实现了致富梦想。


钟祥市胡集镇种粮大户康天书:“我们种植了以后交给新布局粮食(公司)。(收入)一般就是20万块钱,我们都是全部出工(雇工),我们都是请人打工,落到手里都是20几万块钱。咋说呢,跟在外面打工肯定要强。”


1983年,荆门成立地级市后,10多年里全市粮食总产平均每年以超1亿斤的速度递增,成为“南方稻区售粮之冠”。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293.49万吨,创5年来最高水平。荆门粮食生产已连续9年稳定在57亿斤以上。


点击视频查看《家住汉江边》第12篇



图片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