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拥抱未来 产业拔节成长 ——湖北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势见效

2024-04-25 11:29  
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华东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刘欣然              

光谷标志性建筑“马蹄莲”。本报记者 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九峰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在超净间开展研发、检测工作。资料图片

位于“中国车谷”的东风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5G全连接工厂。资料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晨曦微光里,华中科技大学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内,年轻的科研人员或在屏幕前观察参数,或在模块间调试试验设备,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除了承担日常实验科研工作,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正在进行一场历时数年的优化提升。中心主任李亮介绍,此次优化提升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性能参数领先的脉冲强磁场设施,“既持续产出具有重大原始创新、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成果,也能进一步拓展到生命工程和海上风电、磁悬浮、航空航天等领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自2022年4月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湖北省武汉市不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日前,记者走访武汉多地,看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如何成势见效。

实验室战略矩阵助推研发创新

4月9日一早,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2024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正在此举行。展厅一隅,一家国际知名显微镜公司的销售工程师米雪说:“我微信朋友圈里的好多客户和合作伙伴都来了。我们知道得太晚,只申请到一个小展位。”论坛主会场里,临时增加了不少座椅,两边过道依旧站满了人,来得晚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几位学生感叹道:“这就是院士们的号召力啊!”……经了解,这次活动吸引了9名国内外院士、300多名行业翘楚、800多家企业代表以及近万名观众前来观展观会,现场集中签约12个项目,总金额达179亿元。

“材料是高端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底层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表示,当前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基本形成,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5G移动通信、高效智能电网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不可替代的应用前景,预计将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应用市场。

武汉东湖高新区又被誉为“中国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化合物半导体是其面向未来产业布局的细分赛道之一。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发与创新,九峰山实验室于2021年挂牌成立。如今,这个年轻的实验室已有上百个项目同时运转,关键技术新突破捷报频传,并助力光谷形成以存储芯片为核心、化合物半导体竞相发展的产业体系。据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存储芯片为主、光芯片为特色,涵盖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以及分销、模组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业集群已经在光谷落地生根。

九峰山实验室只是湖北省实验室体系中的一个,近年来湖北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相继建成包括九峰山实验室在内的10个湖北实验室,形成由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构成的实验室战略矩阵。这些实验室大部分都位于武汉。湖北有高校132所、“两院”院士8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这些都为武汉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55%。

让实验室与生产线“牵手”

解决创新体系不完善、就地转化率不高难题,是武汉科创中心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湖北不断完善科创体制机制,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推动实验室与生产线“牵手”。

记者走访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时,该院电池材料中心研发副主任贺兴臣正在调试磷酸铁新型降本工艺产线。贺兴臣说,该项目首期10万吨/年产线已投产并导入相关电池企业,下一步将达30万吨/年。“我国相关产业被‘卡脖子’,一大半是材料问题。材料产业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等领域依赖进口的现象依然存在。”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康翼鸿告诉记者,“材料产业中试工程技术既需要具备产业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场地,高校院所因为缺乏产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中试场地做不了,企业因为投入大见效慢等问题不愿意做,导致科研与产业的脱节。”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完善,我国中试能力不断提升,中试软硬件产业发展日趋加快,中试服务平台体系也日渐完善。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提出按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用环境,加快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目前,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已为多家企业提供50多项研发及中试服务,实现产业化24项,为合作企业新增产值50亿元。康翼鸿表示:“国家层面政策的密集发布与实施,让我们增强了创新发展的底气。我们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2月21日,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登录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提交了一份“高集成工业级红外光学气体传感器研制”的技术需求,第二天就得到了湖北光谷实验室的回应。记者到访该公司时,敢为科技负责人张俊龙表示,目前已经实现传感器的小批量生产,待解决稳定性问题后,即可实现批量生产和技术替代。

以“用”为导向建设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是湖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湖北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试点,推出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由企业出题、高校院所响应、以需定研,出台以奖代补、风险共担的激励政策。4月7日,湖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把湖北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如何,也体现在技术合同成交额上。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了解到,2023年,湖北全年签订技术合同9884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802.24亿元,较2020年增加逾3000亿元,增长185%。

科技正加速改变人们的生活

武汉西南,长江左岸。有着“中国车谷”之称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4家整车生产厂、约120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您已进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记者刚经过这面标识牌,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就从一侧驶过,闪灯、加速、变道,一气呵成。看到尾灯记者才反应过来,被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超车了。好奇的记者也扫二维码搭乘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一路上,汽车启停平稳,乘客能通过显示器看到实时路况,还可以听音乐、看影视剧。

“聪明的车”驰骋,“智能的路”通达,“智慧的城”友好。2021年,武汉被住建部、工信部确立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当前,武汉市已在13个行政区、分11批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应用路段共计3379公里,开放里程数和开放区域数位居全国第一,覆盖区域约3000平方公里、人口770万人,实现了全域道路的开放测试和示范应用,并成功实现了从中心城区到机场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开创了全国首次跨长江自动驾驶的先河。随着开放测试路网的扩充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增加,5G通信、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产业也正加快集聚。

梦想照进现实,比人们想象的更快。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一、二期项目共建设139套无人机自动机库,目前已规划固定航线140余条,用于城市管理、应急处置、环保巡查、能源巡检等34个场景;200多辆氢能物流车、公交车、渣土车、环卫车等行驶在武汉街头,一年能减少碳排放超2500吨;紫东太初大模型不断迭代升级,覆盖多个应用场景,展现出国内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局面;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已完成数百例动物实验,未来有望为脊髓损伤、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颠覆性的诊疗方案……

记者走访武汉多地发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不断提高,正在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技术突破带来的底气,相关行业对未来信心十足。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田勇说,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构建、氢能基础设施的完善、商业模式构建以及氢气制取监管政策优化,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氢能交通市场发展拐点。

微雨初霁,记者在返程路上远远看到屹立于川江池畔的春笋大楼。五座楼高低错落,形似春笋拔节——一天三尺翠身长,直入云霄成大材。

(本报记者 刘华东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刘欣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