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从钟祥走出去的刺绣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选民女士近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刺绣艺术展演,款款而来的银发模特,将创新的刺绣技艺与传统的旗袍服饰完美融合,通过服饰走秀的方式,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深受观众的好评。
“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便绣出中国独有的绚烂”。手工刺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珍贵的物种之一,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融文化、娱乐、传说、互动、竞技于一身,受到了群众的喜爱。作为非遗传承人,江选民女士不仅集中国四大名绣的针法于一身创建了“混合绣”,同时还致力于刺绣技艺的传承。她手中的绣花崩子上,时而鸟语花香、时而龙腾虎跃,一针一线绣出的都是对生活的爱、对人间的情。
江选民1958年出生在武汉一个艺术家庭,4岁随父母下放到钟祥东桥镇彭岭村,6岁随母亲学习苗族刺绣。当时物质匮乏,一针一线弥足珍贵。每当江选民在绣花绷子上东绣一针、西绣一针,母亲忙完看到后,总心疼浪费了绣花线。“16岁时,我正在刺绣,猛听到喜鹊叽喳叫,循声望去,梅枝上有一对好漂亮的喜鹊,我立马拿一支铅笔,把喜鹊的样子勾勒下来,边绣边回想喜鹊的样子。当一对喜鹊登梅的枕头绣完,爸妈惊呆了,他们才真正培养我做刺绣。”江选民说。
学无止境,中国有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四大名绣,江选民四处请教学习,尝试创新,还学习旗袍设计与制作等工艺。辛勤努力换来丰硕回报,她首创四大名绣混合绣,通过传统分色丝线,结合乱针绣和特种匹绣(贴布绣、无线绣、镂空绣、链条绣、珠片绣、绳带绣、起皱绣、绗棉绣)等技法,创作大量视觉新颖、造型奇特的刺绣作品。
1998年,不惑之年的江选民离开钟祥,怀揣600元钱到北京创业。她住过地下室、啃过方便面,从北京绣花厂的绣娘做起,凭着精湛的刺绣技艺,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成立了北京江选民刺绣艺术有限公司,不断创造佳作。江选民创作的《开国大典》《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及屏风、帐幔、旗袍、披肩等刺绣作品,栩栩如生,灵秀动人。大型人物绣《开国大典》由人民大会堂展示、收藏,大型刺绣《清明上河图》被故宫收藏。2010年的刺绣作品《活体龙》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
编辑:周霵
审核: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