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月3日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未来几天,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仍将持续。此次雨雪过程持续时长量大、冻雨范围广,且正值春节前返乡出行高峰期,健康风险高。特此提醒我省居民,以及来鄂、经鄂民众,请做好健康防护,应对持续到来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持续严寒或湿冷天气容易导致冻伤,好发于四肢末端、面部和耳廓等部位。预防冻伤应穿戴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特别应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指、脚趾、耳朵等处,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同时要保持皮肤干燥,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
如果已经出现了冻伤症状,应立即转移到温暖的场所,用身体温度温暖冻伤的部位,以维持足够的血供,同时尽快就医;紧急情况下,也可采取水浴复温,水温应在37℃~43℃范围内,严禁过热!不能用冰块或雪擦拭冻僵的部位;不能用电热毯、火炉、电暖器等“干热”设备烘烤,因为冻伤部位麻木时很容易引起烧伤;严禁对冻伤部位进行反复摩擦。
发生冻伤后,要及时到烧伤科门急诊救治;若附近医院无烧伤专科,可以先在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置、再转往烧伤专科进一步治疗。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时,过低的气温会对呼吸道造成诸多影响。一是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引起咳嗽和气管痉挛,导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情反复或加重。二是寒冷刺激导致气道防御功能降低和呼吸道黏膜损伤,增加细菌和病毒等入侵人体的机会。加之春节期间人员集聚、流动频繁、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更易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
公众应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避免穿堂冷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气温较低时,人体为保存热量、维持正常体温,会发生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而血管收缩会造成血压增高,心脏负荷增加,甚至血管痉挛。同时血液流速受影响,容易造成动脉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斑块破裂,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老年人或已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民众,更应注意保暖,减少外出,特别应避免在雨雪严寒天气外出晨练。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身体指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应急药物。同时应调整心态,合理饮食,防寒保暖,适量运动。如遇不适,及时就医。
低温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容易结冰,民众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出门时,应穿防滑鞋子、不穿硬底或光滑的鞋子,身体重心要放低,缓步慢行。随时注意行车情况。尽量避开结冰路面、积水路面,降低滑倒危险;雪地行走时要高抬脚、缓慢踩,降低摔倒的风险。老年人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在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设备时,要注意设备的防滑。
民众出行时要远离积雪、积冰或挂有“冰溜子”的建筑或树木,警惕棚屋坍塌,防止被砸伤。
持续的冻雨、大雪暴雪天气,树枝、帐篷、工棚、广告牌、临时围挡容易过量积雪、积冰,超过载重时会发生折断或坍塌,民众应注意辨别,尽量远离。
屋顶屋檐、雨棚上可能有大量积雪、积冰,在融化过程中过程中,极易滑落伤人,应提高警惕,注意躲避。
高处的房檐、雨棚、树枝等容易形成冰锥和冰柱(俗称“冰溜子”),从高空落下时形成“高空坠冰”,进而砸伤行人。因此在行走或室外活动时,要注意远离。
部分临时搭建的棚户、简易用房、农业用房等简易结构建筑,如积雪积冰过多会有垮塌风险,应注意提前加固防范,危房要提前撤离人员。
民众出行前应关注天气情况和路面结冰预警,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出行线路,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步行出门时,应远离机动车道,走人行道。
乘坐公共交通或运营车辆时,等车辆都停稳后再靠前、排队上车,注意防止人员拥挤造成的踩踏、挤伤等伤害;上下车时要留意路面、防止滑倒。
雨雪天或道路结冰时,应尽量减少骑电动车、自行车或摩托车出行;必须骑车出行时,要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遵守交规、集中精力、减速慢行。
驾驶汽车时,要提前做好车辆设备安全检查,必要时对车轮做防滑处理;行车中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稳开慢行;路途中时刻警惕路面是否有结冰、积雪、湿滑、大雾等情况,防止因车辆侧滑或视野不良出现意外。遇车辆故障或事故要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民众不应到结冰的河、湖、塘等地方滑冰、玩耍;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应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发生溺水意外。
树枝、建筑物因积雪积冰过重发生垮塌,进而波及附近电线,引发断裂。冻雨天气会造成电线积满雨凇,使电线承受10-20倍的重量,加上电线遇冷收缩,会使电线不胜重荷而被压断。要防止误入高压触电线断落地点,而发生触电、火灾风险。
寒冷天气,城镇居民燃气使用量增加,农村家庭常采用煤炉、煤球炉、炭火盆等方式取暖、做饭,如果门窗关闭过严,就容易发生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当在室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等不适时,应特别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因此要特别增强安全意识,注意保持通风、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谨防家庭或工作场所一氧化碳中毒。
来源:卫生监测检验防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