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洋梓镇网格员为民服务纪实

©原创   2024-01-11 20:59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周璇


洋梓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版图面积403平方公里,146个网格员作为5万余人乡村管理服务的“神经末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拓展“五治”结合的力度、广度、深度,充分发挥“五治”结合的“乘法”效应,筑就基层善治之基。

在基层善治实践中,他们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做到念兹在兹、用心用情,当好百姓“代言人”;他们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守初心、担使命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他们忧民之忧、急民所急,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来办;他们勇于、善于、乐于做群众工作,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对待群众的困难和要求,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托举起群众幸福感——

电动车突发自然 网格员紧急灭火

近日,钟祥市白陵村突发一电动车自燃事件,所幸网格员李官全及时赶到现场,将火势有效控制,避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更大损失。

当天晚上8时许,李官全接到辖区村民的电话,得知白陵村七组主要路段停放的电动车处有浓烟,即刻赶到现场,只见火焰升腾、烟雾弥漫。李官全迅速疏散围观人员,随即拿起附近小商铺的灭火器,将灭火器射口对准火焰底部,几分钟后,火势见小,仍有火势窜出,李官全不气馁,十余分钟后,火被扑灭,因灭火及时,除了电动车被烧毁坏,火势未造成人员受伤。由于被烧毁的电动车正处于公路中间,李官全又组织村民合力将车子移到路边控制的田地里,消除了安全隐患。

老人生活困难 格格暖心相助

日前冬意渐浓,龙泉村网格站长程兴宏心中装着困难群体,老人杜良一因一次意外将胳膊摔成神经性萎缩,不得不截肢,现已能靠自己的一只手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生活仍特别困难。独居高龄老人李芝兰因年迈丧失劳动能力,儿女皆在外奔波不在身边,生活无法自理。网格站长程兴宏组织格格和村医,一起上门关爱困难群体,为他们送去了大米,并为他们测量血压,检查身体。

“兴宏,太感谢你了,专程过来给我这个老婆子检查身体,我儿子都没有这么关心过我……”李芝兰眼里犯着泪花,拉着网格站长程兴宏的手,不停的说着感谢。

格格们为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虽然礼小但是情意重,让困难群众的心中时时感受到有一股暖流。

修补房屋解民困 贴心帮扶暖人心

兴隆村重点对象张应普,是一位患病老人,常年独居卧床。日前,网格员张学华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其房子常年失修,下雨漏雨严重,根本不能保证正常居住。在汇报给网格站后,经网格站全体成员研究,决定免费提供水泥,沙子;网格站志愿者路德明表示免费为其修补房屋。在网格站的共同努力下,为重点对象张应普搭建了一个遮风挡雨的温暖小家。

农村道路安全无小事 安全出行利万家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减量控大”专项行动,巩固“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成果,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洋梓镇军营村网格站在辖区内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中,钟祥市洋梓镇军营村网格员陈兵表示,通过交警到村做交通规则宣传,看了警示片很受教育,作为村里的网格员员,要号召村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喝酒不开车,上路骑三轮车要戴头盔。宣讲民警针对村民出行特点,以农村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充分了解不像戴安全头盔,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并提醒驾驶人不酒驾醉驾、不乘坐无牌无证车、"黑车”、超员车、农用车、三轮车,有效提升广大农村地区驾驶人和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居民注意了,家里有二轮三轮电动车的,出门一定戴好头盔,三轮车不能载人,喝酒不开车,这都是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军营村网格员陈兵正通过一对一进行交通安全宣传,这种“花式”宣传不仅提高了广大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有关交通法规,做到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全体网格站网格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微信群讲解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意识,降低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通讯员:周璇

编辑:周霵

审核:杨江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