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融评论】“俭朴之风”从哪里来?

2023-09-07 09:01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 特约记者 裴海波


头脑清醒,明向正道;克己正风,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对“以学正风”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养成俭朴之风,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讲话朴素、学理深刻,“俭朴之风”“生活作风”“清醒头脑”三个关键词是“以学正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尤须深思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保持“俭朴之风”的清醒。

保持“俭朴之风”的清醒,从理论补钙中生发。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并反复强调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重要性,始终把砥砺优良作风作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一条根本原则。进入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坚持抓常抓长、抓严抓实、抓深抓细,以一贯之地狠抓作风建设、持续向纵深引入,党风政风的向好转变带动社风民风新风扑面,“十年磨一剑”,“越往后越严”的基调、措施、氛围已成为常态。保持“俭朴之风”的清醒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内核,这份清醒要念念不忘、铭刻于心、内化于行,绝不是一件自然而然、轻轻松松的事,必须做到理论补钙、常学常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是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读细研原著原文中提高理论修养,通过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以俭修身、正道于行。

保持“俭朴之风”的清醒,从思想自省中生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的警示从未过时、反复印证,是警钟更是铁律,唯自省自励自强者胜。2018年1月提出的“四个不容易”警醒全党、励精图治,其中之一就是“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这是基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越向前越艰难,现实风险挑战日益加剧”国际国内环境的强烈忧患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十年,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平视世界,但越是在向强未强的关键阶段,越需要保持自警自省的清醒,防止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从这个意义而言,自省既是整顿纯洁组织之需,也是洗涤党员思想之需。生活是工作的基础,生活上做不到自觉自律,工作就难以做到清正廉明,这是不难理解的朴素道理,党员干部要以三省吾身的自觉检视生活小节、行为细节,做到以俭立志、砺心向前。

保持“俭朴之风”的清醒,从工作竞进中生发。“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与“俭朴”二字看似不相关,实则息息相关、相映成辉,堪为人生成败的哲学智慧。知足是快乐的宁静港湾,甘贫乐道不恋浮华;知不足是反省的晨钟暮鼓,不盲目乐观、小进则满,不躺在业绩上得过且过,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不知足是奋斗的滴水穿石,就是保持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葆青春、永远年轻的锐气执著,始终把工作当学问钻、当事业干、当抱负闯。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三足”关系,心态就会平静而灵动、豁达而充沛、奉献而致远。一言以蔽之,保持“俭朴之风”既要在思想层面克己修身,崇尚艰苦朴素、廉洁是福的大德公德,也要在工作中敬畏职业、勤勉做事、孜孜不倦,一个人的主要精力一旦投入到干事创业的热忱中,就会不屑于安逸舒适、物质享乐,以良好的“内循环”塑造清澈俭朴、以俭兴业的硬作风。

保持“俭朴之风”的清醒,从生活简约中生发。俭朴的生活作风是精神力量,折射出无坚不推的思想光芒。“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是历史的庄严宣告和经久回声,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长期的反思,艰苦朴素不仅仅是生活清贫的表象,其背后蕴含的是越是艰难越向前、无畏艰险缚苍龙、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智慧、大情怀。回眸老一辈革命家的俭朴之风,让人敬仰、感慨至之:“毛泽东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着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做的背心,林伯渠耳朵上用绳子系着断了腿的眼镜”, 今天品读这段话,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动和震撼涌上心头、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其俭朴之风立起精神丰碑,屹立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中。向革命前辈学习,我们十分汗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简约的习惯,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终生的课题。锤炼党性、涵养心性,党员干部须带头倡导、践行简约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把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特约记者:裴海波

编辑:周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