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小事解民忧,最是细处暖民心。
从打造15分钟“健身圈”、检修公共电梯、完善公交线路,到井盖修复、路面硬化、排水管入地、“蜘蛛网”入线槽……每一处设施的完善、每一项服务的改进,都关系着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提升。一年来,全市上下摸实情、出实招,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群众办实事,贵在真心实意、重在用心用情,这也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秘诀所在。
深化实践活动,要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深化、再推进,推动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社会治理不断创新优化,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对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汲取群众智慧;要增强情感意识,带着感情深入群众知民情、攻克难题解民忧、将心比心纾民怨,把一桩桩民生实事办得有力度、见深度,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办实事就要动真心。下基层,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能做样子、走过场,更要防止图虚名、务虚功。面对群众的现实需求,全市上下要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变为工作目标,用心办好利民之事,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办实事就要用真情。办实事重在“办”字、成于务实,要时刻保持在线状态,沉下心来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家事情来做,态度好一点、工作细一点、服务暖一点,把实事办得“走实”又“走心”,让群众感受温暖、得到实惠。日常工作中还要敢于啃“硬骨头”,即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主动发力、精准下力、持续用力,让难事不再难、烦心事不再烦心,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在务求实效中获得群众支持。
事实证明,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理顺了,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就能找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钥匙”。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工作,难度不言而喻,需要全市党员干部真心实意、一心为民,用心用情、一实到底,努力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推动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努力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落实好、把群众最现实最突出的矛盾解决好,为示范区建设打下扎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