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更好地拓展工作思路、破解困惑难题,4月20日下午,团钟祥市委书记周春丽应邀参加团中央第23期“基层改革沙龙”线上分享交流活动,以视频直播形式分享交流钟祥选用管育团干部的工作经验,探索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超1.7万人在线观看。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钟祥市委针对团干部队伍工作力量不足、来源渠道单一、队伍活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实施专职骨干队伍提质、挂兼团干服务提效、青年专干履职提能的“三提工程”,分层分类选、用、管、育团干部,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团干部创业青春动能。
一是“横到边”广选。团市委注重从日常工作和各类评先表优中,挖掘一批团的后备干部,并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将团的后备干部纳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充分激活团干部队伍源头活水,确保团干部空缺时能够及时选得出、选得准、选得好。改革后县乡两级团干部配备率、在岗率均能稳定达到100%。
二是“纵到底”严管。制定《钟祥市团干部队伍管理实施办法》,对团干部实行双重管理,团干部任职严格执行“请示+批复+任命+报备”程序。采用“平时+述职+台账”的综合考评模式,年终述职评议后,将考核结果以“一封信”的形式向各地各单位党组织书记反馈。乡镇和市直单位考评均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在总分值100分中占2分,考核结果向市委组织部书面报告,作为评先表优、提拔重用依据。
2022年度钟祥市共青团工作年终述职评议会
三是“全方位”提升。市委党校、市团校实行“一体办学”,将团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实现阵地共用、资源共享、骨干共育。开展新任职团干到团委机关跟班学习,让新手团干能够尽快明确职责、熟悉业务。根据团干部的日常表现、能力作风、综合考核等情况,及时推荐一批优秀团干部到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岗位挂职锻炼。改革以来,先后组织三批次共12名乡镇团干部到团市委跟班学习,开展4场项目拉练和示范观摩活动,5名团组织书记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信访工作。
一是扎牢制度笼子。建立《钟祥共青团系统挂兼职干部管理试行办法》,年初要求各级团组织指导挂兼职干部围绕“一个重点难点工作、一项服务中心工作、一个亮点创新工作、一个课题调研报告”的“四个一”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清单,防止干部虚兼空挂。
二是搭好服务台子。建立挂兼团干联系服务基层、联系服务青年工作机制,针对团市委机关、乡镇挂兼职副书记和驻外派出团工委兼职副书记,制定《“1+1+N”包联指导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明确1名挂兼职干部,组建1个工作集群,包联指导N个基层团组织和典型青年代表。
团钟祥市委专兼挂职书记团结各行业优秀青年
三是舞活指挥棒子。对在岗期间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挂兼职团干实行正向激励。改革以来,1名履职优秀的兼职副书记推荐为上级人大代表,2名兼职副书记推荐为本级政协委员,1名挂职副书记推荐为“最美钟祥人”。通过成长激励,让挂兼职团干部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空间。
团钟祥市委挂职副书记推荐为“最美钟祥人”
一是积分管理激发新动力。用积分制对青年专干进行管理,制定履职尽责“正负面清单”。实行月度报分、季度核分、半年评分、年终赋分的积分管理体系,让青年专干考核更透明。改革以来,通过积分管理,对排名前三的“三支一扶”人员和三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实行岗位激励,任职团市委部(室)副职,激发了青年专干爱岗敬岗动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二是岗位练兵迸发新潜力。建立青年专干轮岗机制,根据干部履职经历、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到不同岗位锻炼,做到人在事上练,挖掘干部潜能。围绕不同岗位素质要求,每周四晚举办“青年夜学班”、“青年大讲堂”,为青年专干加油充电,通过班子成员辅学、外请专家讲学、青年交流互学等形式,激发青年专干“思学、好学、盼学”的内在动力,增强青年专干能力储备。
三是业绩晾晒焕发新活力。每月开展工作成绩晾晒,围绕业务工作指标、重点工作领办、亮点特色创新等方面,开展月度工作汇报。开展青年专干工作述职评议会,从材料内容、PPT制作、表达交流、现场提问等四个方面综合考核,采取“自评+互评+点评”方式评议打分,按照述职人数的30%确定优秀等次。改革以来,团市委先后对3名青年专干实行绩效奖励、对2名青年专干进行工资提档,激励青年专干自我加压、奋楫争先。团钟祥市委在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的同时,积极争取党委及有关部门支持,分岗分类实施“三提工程”,在团干部的选、育、管、用上实现了“精准把脉”、“对症开方”,既精确制定了不同类型团干部在选拔培育、制度约束、考核激励中的具体措施,又着力补强了各级团干部在引领带动、社会影响、大局贡献上的短板弱项,实现干事有抓手、服务有成效、队伍有活力,极大夯实了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