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14年,近千起大大小小的案件他都严格把关,各项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他都冲锋在前,每一个执法问题他绝不放过……他化作一杆“公正之尺”,把法治思想深深刻进每一位基层执法民警的心中。他就是现任钟祥市公安局石牌派出所副所长的陈军。
以法为尺践公正 他是法制战线“排头兵”
在公安队伍里,有些警种大家都很熟悉,比如:社区民警、刑警、交警等等,但有一个警种,老百姓知之甚少,那就是法制民警。
2014年,因工作出色,陈军从乡镇调到郢中派出所担任专职法制员。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陈军充分认识到法制工作的重要性。
陈军是所里最“招人烦”的民警,也是被同事们公认最贴心的人。
为了民警出警时能第一时间完成勘查、记录,他为每一台警车都准备了公文包,里面放好了卷尺、印泥,以及所有出警时可能会用到的纸质文件。
他经常会找出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日日念、周周念、月月念,通过苦口婆心地的“碎碎念”,将法治意识贯穿到民警办案的每一个流程,案卷整理的每一个阶段。
平时见到民辅警犯一些小错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及时办结案、手续要补全、清空“抽屉卷”……有时,他的严格也会被误认为鸡蛋里挑骨头,但他笑着说:“没事儿,要纠正长期养成的执法习惯是不容易,等以后同志们适应了规范化,就会明白,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执法质量,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身。”
他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和案件评查,挑选出有针对性的案件供全体民辅警相互学习、共同评查,重点剖析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让民辅警绷紧弦、常小心,杜绝执法办案错误重复产生。
同时,他也通过他的法制专业素养,帮助其他民警解决了不少问题。
2021年4月,一社区有两户人家因多年积怨,长期无法调解,也使两家人矛盾更深。为此,民警求助于法制员陈军,陈军先查看了当时的出警记录,翻阅了案卷证据,又走访了邻里社区,终于对两家人形成矛盾的原因有所了解。随后,他先来到两家走访,取得两家的信任,之后又到两家单位走访,担任起“主持人”,通过单位领导、同事,在双方单位做调解。陈军不做扩大解释,不做评价,力求打感情牌,真正触动内心情感,化解双方矛盾。最终,调解发展非常顺利,双方握手言和。
智勇双全敢担当 他是违法犯罪“拦路虎”
在郢中派出所,他是法制员,同样也是办案员、侦查员、内勤员,虽职责范围广、工作繁杂,但他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从不抱怨。
2022年,在担任石牌派出所副所长职务后,陈军依然将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放在法制工作上,所里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次治安调解,他都始终坚持做到全程参与,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谈起打防农村流窜盗窃,他颇有感慨地说:“对于村民来说,一辆小小的电动三轮车,是他们致富生产、脱贫攻坚的劳动工具。对于电动车被盗、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要力求破案及时、追缴有力!”
今年2月,辖区某村接连发生2起盗窃电瓶车案件,陈军对此高度重视,组织民警进行侦破。研判案件时,陈军凭借着案件审核的经验,本着“护航民生、提升效率”的原则,带领同事们顽强作战,集中展开攻坚行动。在田间小路上设卡,村组房前屋后墙角处蹲守……发现前科人员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最终成功将其抓获。
今年以来,陈军以忠毅的信念、火热的激情,刻苦奋战、齐力攻坚,接连又带破盗窃电瓶车案件10余起,抓获嫌疑人6人,并全部移送起诉。
平凡岗位铸忠诚 他是心系群众“小棉袄”
“法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素养,应该从娃娃抓起。”陈军常说。为更深层次地传播法律,提升教育质量,陈军每月都会在部分重点学校开展以家暴、早恋、毒品、未成年犯罪和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律知识专题宣讲活动,丰富扩展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用法”的内容和空间。
疫情防控期间,他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在各社区、学校微信群进行法治课线上宣讲,既保证了法律知识的有效传递,又规避了疫期聚集传染风险,让居民及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的熏陶。
同时,陈军还始终坚持“警民一家亲,警民一条心”的工作理念,除了派出所工作外,只要有空他就会到村里走走、看看,听听群众的心声,看看群众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没有解决,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好,始终履行着“小棉袄”的职责与使命。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鼓作气、善作善成。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陈军一直默默工作在基层派出所岗位,奋战在法制工作第一线。“勤恳敬业、规范高效,卓越精进、担当奉献”是他不变的工作追求和践行。他牢记公安机关的初心和使命,公而忘私、忠诚拼搏,敢于创新、大胆亮剑,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在践行新思想、增添新活力中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记者:王俊 通讯员:刘俊杰
编辑:周霵
审核:林雪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