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在《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的新闻中,报道了钟祥市成规模在农机上安装北斗智能终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带来的高精度位置服务赋能农业生产,让春耕更轻松、更高效的举措,实现了钟祥经验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报道的开门红。
视频链接:
开局就奔跑,起步即冲刺。2023年新春伊始,人民网、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湖北日报、长江云、极目新闻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聚焦钟祥,描绘出我市勇立潮头敢为、乘风破浪敢闯、笃定前行敢干的奋斗新篇章。
极目新闻
1月13日,极目新闻以“沉浸式情景体验,莫愁村重拾人间烟火气”为主题,以短视频展示了记者走进重新开放的莫愁村,看到逐步恢复的热闹喧嚣,感受久违的人间烟火。
视频链接:
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video_detail?contentType=9&contentId=1633808&cId=0
长江云
1月15日,在“省两会时间”,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特约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周航旭作专题报道。
正文:
我是代表委员 | 周航旭:更大力度实施县域上市“破零”工程
2023年,是湖北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们履职的第一年。进入“省两会时间”,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新代表新委员 新征程新气象》,聚焦议案提案、回应民生关切。本期特约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周航旭。
关键词:县域上市
讲述人: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代表 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周航旭
我是来自荆门的企业代表,于2009年从英国留学回国,跟父亲创业干实业,这次当选为新一届省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
本次上会前,我做了大量调研,结合自身调研与体会,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建议更大力度鼓励扶持优质企业、高成长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实施县域经济上市“破零”工程。
我认为,无论是央企、国企和民企,都是国家产业和国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入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产业。县域经济是我省未来最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所在,我省经济发展短板还是短在县域经济金融活性不强。建议加大全省县域上市破零工程,使县域经济成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开路先锋。
第二、建议做强做大地方金融,使地方银行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最后一公里的主力银行。
鼓励支持省地市财政对湖北银行、农商行加大投资入股,并以各地财政投资比例予以放大贷款融资额度,建立稳固的地方金融支持的融资平台,成为县域融资的支柱;鼓励支持和考核各个银行,以存贷合理比例为杠杆,充分发挥各银行在县域市场主体放贷的积极性。
未来,我们金汉江公司将立足棉纤维素产业链,做大精制棉主业、做强衍生醋酸纤维素,力争到2027年完成年销售15亿元、纳税8000万元目标,为国家产业发展,为我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贡献。
农村新报
1月15日,《农村新报》报道了湖北省人大代表、钟祥市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绪兴把小萝卜变成大产业,为民办实事。
正文:
【两会·风采】省人大代表、钟祥市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绪兴——
种好一地菜带富一帮人
“当好人大代表,要做到为人民所想、为人民所呼、为人民所做。”1月10日,省人大代表、钟祥市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熊绪兴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连续当选的“三农”代表,能为农民办实事,是他最欣慰的事。
作为远近闻名的“萝卜大王”,熊绪兴用4年时间,通过创办豇豆技术孵化园、豇豆扶贫产业园、订单种植蔬菜等方式,先后帮助584户贫困户脱贫摘帽。2021年开始,他又牵头创办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所在旧口镇43个村600多户脱贫户签订豇豆扶持协议,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按保底价回购脱贫户产品。
为把小萝卜变成大产业,熊绪兴自己琢磨农业机械,研发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播种的萝卜种植成套机械,获得4项国家专利,并率先在全国萝卜种植中实现全程机械化;与省农科院合作,完成萝卜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研发,获得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成功完成富硒萝卜种植试验,每百克萝卜硒含量和有机硒占比均超过国家标准。
多年来,熊绪兴扎根基层一线,提出的多个建议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省农业农村厅重视。“今后我将继续带头发展产业、带领乡亲致富,为荆门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熊绪兴表示。
湖北日报
1月17日,在“省两会时间”,湖北日报以领跑“双碳”新赛道为主题,报道了钟祥以转型升级夯实绿色产业支撑、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夯实绿色园区支撑、以改革创新开放夯实绿色动能支撑的具体举措。
领跑“双碳”新赛道
夯实生态优先、绿色超越的根基,以更低能源资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经济发展。——报告摘录
绿色动能 冲刺百强
钟祥拥有世界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5块金字招牌。
过去一年,钟祥在攻坚克难中逆势而上,实现经济进中提质,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跻身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
钟祥被省委省政府纳入“百强冲刺”梯队,承担荆门“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先行区”使命,新的一年将锚定“稳中求进冲百强、努力建设先行区”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转型升级夯实绿色产业支撑。狠抓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实施“155”产业培育工程,聚焦绿色、精深、高端方向,推动磷化工、装备制造、长寿食品主导产业切入磷系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制造、现代食品等新赛道,力争2025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达10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塑造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突破性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让世界长寿之乡的“美丽颜值”变成“美丽经济”,同时打造全省“数字经济样板”。
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夯实绿色园区支撑。加快钟祥经济开发区、大柴湖开发区、南湖新区一体化发展,坚持“亩产论英雄”,开展“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数字赋能”行动,建设更多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打造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的核心区。
以改革创新开放夯实绿色动能支撑。紧扣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形成“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项目方阵。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建立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武汉离岸科创园,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21%以上。探索开展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学习强国
1月18日,学习强国发布“世界长寿之乡”——钟祥的“长寿村”守护长寿老人的报道。
正文:
湖北钟祥:“长寿村”守护高龄老人
量体温、测血压、开药、打点滴……
1月14日9时30分,冷雨寒风,湖北省钟祥市丰乐镇白佛台村卫生所,村医张兴忠忙个不停,7位老人正接受诊疗。
“感谢张医生,让我们老人就诊不用跑路。”72岁老人李运全“阳康”后,仍有咳嗽、头晕等症状,在吃药打针两天后明显好转。
药房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布洛芬、感冒清热颗粒、感冒通等药品摆放整齐,桌子上还放着一台血氧仪。
钟祥是长寿之乡,白佛台村是有名的长寿村,全村80岁以上老人46人,其中90岁至100岁10人,百岁以上两人。
“老人是寿乡的宝贝。”村支书罗刚平说,村里建立包保制度守护老人健康:村干部每日随访,村医上门服务,专车转运就诊。
当天上午,罗刚平给自己包片的三组、四组老人一一打电话,了解老人健康情况,叮嘱家属多关注老人,发现发烧等症状及时告知。前期村干部还上门给老人送药包,告知老人注意事项,组织有条件的农户,尽量让老人紧邻子女单独居住,减少同外界接触。
中午时分,带着血压仪、血氧仪等设备,张兴忠开始了每天一次的上门就诊之行。
101岁的康万勤血压较高,近日轻微咳嗽,测量血压血氧后,张兴忠给老人开了止咳药物,并叮嘱家人细心照料。
正在拔蒜苗做午饭的92岁老人梁致兴,身体硬朗,目前还没“变阳”,张兴忠给老人送上感冒药,叮嘱他天冷,减少外出,注意保暖。“村卫生所经常上门送诊送药,太感谢了。”梁致兴的二儿子梁成明感激地说。
罗刚平介绍,为确保老人得到及时救治,村里近日起还安排两辆送诊车,遇突发情况,十几分钟就可将老人送到镇卫生院。
丰乐镇卫生院潞市分院院长杨斌介绍,钟祥已建立起“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联动机制,病情较重的病人,村里及时送到镇卫生院,院里组建了会诊团队,对病情较重的老人进行会诊,若病情仍然较重,则用120转至钟祥市人民医院治疗,力争让居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重病不出县”。
新华社
1月24日,新华社在“村晚”、民俗、庙会扮靓荆楚新春综合报道中,重点展示了钟祥以民俗活动喜迎新春的场景。
正文:
新春走基层|“村晚”、民俗、庙会扮靓荆楚新春
正月初三一早,冬日暖阳缓缓升起,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景区已经热闹了起来。小吃店的烟火气蒸腾,“醒狮送瑞”等民俗活动喜气洋洋,浓浓荆楚年味弥漫在乡间村落。
“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在广州工作的王威两年没有回钟祥老家过年了,今年腊月二十,他早早地赶回家,帮助父母办年货、逛集市、贴春联、做团圆饭。这个春节,他打算好好享受假期、感受春节的氛围,找回儿时过年的记忆。
临近中午,莫愁村里锣鼓声响起,一只花花绿绿、装点一新的“小船”从街巷里“划”出,后面紧跟着载歌载舞的“拉犟驴”“蚌壳精”,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笑声阵阵。“这是采莲船,又叫跑旱船,船上坐的是采莲女,前面拉船的是艄公。”一旁观看演出的爷爷向孙女解释道。
莫愁村的年味是荆楚大地正在开展的迎春民俗活动中的一景。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100场县级“村晚”在各地陆续上演,村民自编自导演绎自己的故事;湖北最新发布15条春节主题旅游线路,“钟情湖北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带动乡村旅游;武汉市“2023打卡最武汉”文化旅游活动推出全城玩庙会、新春赏花灯、景区过大年等活动,受到群众广泛青睐。
起航近6年,武汉江畔“知音号”游轮在今年春节首次“不打烊”,除了流光溢彩的歌声舞影,还首创新春民俗游园会“新玩法”,吸引市民游市集、品民俗、玩非遗。漫步在被灯笼、春联装饰一新的“中国红”廊桥,身着旗袍的吴女士说:“在复古洋气的‘知音号’也能体验打糍粑、抽福签、写年红的春节民俗,感觉解锁了‘知音号’新的一面。”
除了城市中的年味更浓,在旅游景点,名城名镇体验文化活动也成为新年俗。襄阳唐城景区举办新春庙会,造型各异的花灯、流光溢彩的灯光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黄冈市黄州区、罗田县、英山县分别开展“东坡庙会”,精彩纷呈的新春惠民演出为回乡村民增添喜庆;十堰武当山《梦幻武当》演出和舞龙等民俗展演火爆,春节假期前3天接待游客约5万人。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向振说,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年要进行祭灶、守岁、拜年、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等风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多节日文化的选择,传统年俗的回归寓意着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向往和文化自信。
新华网
1月25日,新华网报道了国网钟祥市供电公司对热门景区、火车站等地方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实施精准化服务,有针对性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的举措。
正文:
湖北钟祥:守护人间烟火气 电“靓”万家照团圆
大年初二,夜色降临后,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的莫愁村景区热闹非凡,各种民俗活动齐登场,特色传统小吃商铺前热气腾腾、人头攒动,整个景区洋溢着浓郁的年味。灯火映照下,两位电力“红马甲”穿梭在景区中,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今年春节,“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莫愁村重拾超高人气,迎来了游客高峰,6万多名省内外游客来到景区,深度体验“楚文化”的魅力。
“开关无发热痕迹,电压稳定,电能质量蛮好。”在莫愁村一家民宿的地下配电室里,国网钟祥市供电公司郢中供电所员工杨涛和王芒利用红外测温仪对用电设备挨个测温、检查,同时还不忘交代老板注意用电安全。
离开民宿,两人又来到莫愁村老街,这里集中了楚乐坊、面人馆、绣坊、花灯馆、香囊坊、葫芦烙画、皮影戏馆等多个非遗展馆。
“老板,插板不能这样倒挂使用!”“您的灯泡不能这样牵出来,下面是热锅,容易过热。”杨涛是莫愁村本地人,从业20多年的他,对莫愁村的布局烂熟于心,这里的展馆内部装饰均选择了木质材料,极易因为用电出现问题发生火灾。一直以来,这条街都是杨涛关注的重点。
据悉,为保障春节旅游旺季景区可靠用电,国网钟祥市供电公司全面开展“双优四零”活动,结合历年春节用电情况,上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对热门景区、火车站等地方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并实施精准化服务,有针对性开展安全用电宣传。
新华社
1月27日,新华社对2023年春节黄金周进行盘点,报道中对钟祥的民俗活动进行了展示。
正文:
出行畅 消费旺 暖意浓——2023年春节黄金周盘点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黄金周——
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节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发展动力。
实体商业人气回暖,线上零售增势不减,持续升温的假日消费,彰显中国市场的潜力和韧性。
送祝福、庆团圆,神州大地洋溢着浓浓年味儿;看非遗、品书香,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
出行畅:国内旅游出游突破3亿人次 流动中国彰显生机活力
天空湛蓝清澈,大地银装素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雪道上,游客王先生和家人在冰雪世界中尽情驰骋。
“南方人对雪有着特殊的向往,今年春节我们一家打卡阿勒泰的各大雪场,孩子们对滑雪也充满热情和好奇。”王先生说。
今年春节,在落实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73.5%。各地相继出台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免费开放A级旅游景区1281家,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
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推出夜间文旅产品。如北京八达岭夜长城首次在春节期间对公众开放,四川成都开展夜游锦江、成都灯会、光影节、火花节等系列夜游活动。
在各类政策措施带动下,不少景区重现游人如织的景象。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国外度假游也持续升温。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39.2万人次,较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123.9%。
旅游通达,出行顺畅,寄托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配合保障。
“用手机扫码下载App,注册账号、充值完毕之后,就可以插入充电头进行充电。”在武鄂高速葛店停车区,新能源车主卢女士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充电。针对春节期间的出行高峰,国网相关单位在全国多地提前安排移动充电舱,满足长途出行的充电需求。
为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出行需求,各地交管部门依托交通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及时公布交通流预判和分流绕行预案等,确保春运期间道路平安畅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21日至26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1.75亿人次,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约2.45亿辆次,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春节期间,“人”的出行平稳畅通,“货”的通行运转有序。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月21日至26日,国家铁路运输货物约5841.7万吨;邮政快递揽收量约2.79亿件,投递量约2.59亿件。大小备货仓和物流集散点昼夜灯火通明,流动中国处处彰显生机与活力。
消费旺:餐饮、电影票房复苏强劲 节日市场繁荣有序
老济南酥锅、糖醋鲤鱼、兔年造型的胶东花饽饽……大年初五,位于山东济南恒隆广场的“城南往事”人声鼎沸,香气升腾。
“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是爆满状态,门口排队的顾客就没断过。”山东凯瑞商业集团市场营销总监侯明敬说,今年春节,餐饮业熟悉的热闹场景又回来了,餐饮人的信心也回来了。
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订单量同比2022年春节增长53%,部分餐厅重现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的火爆态势。
“春节是餐饮市场复苏的试金石,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餐饮业经营情况持续向好,预计后续复苏脚步有望进一步加快。”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说。
电影市场也在春节期间迎来“开门红”。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21时,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为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名。
“大年初三和朋友一起观看了《流浪地球2》,场景震撼人心,剧情和特效都很棒,中国科幻电影质量越来越高了。”“90后”观众周思走出电影院兴奋地说。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多样,演员阵容强大,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的魅力,也为全年电影市场复苏打下基础。
除了走进影院,不少人选择假期“宅”家线上观影。爱奇艺数据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5天,爱奇艺剧集频道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8%,《狂飙》等剧集热度持续攀升。截至1月25日,两部春节档推出的网络新片在爱奇艺云影院首映总票房已超1200万元。
春节期间,网络零售增势依旧强劲——京东数据显示,“兔”年主题珠宝首饰春节期间销量持续走高,礼盒类商品整体销量同比增长超50%;苏宁易购平台净水器、智能除菌马桶等升级类电器销售持续增长;一些品牌推出的预制菜新品在京东、天猫旗舰店销售火爆……
春节黄金周,也是透视全年经济的一扇窗口。
“节日消费火热的景象再次回归,一定程度上表明消费信心在回升。春节消费的红火,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个好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暖意浓:展现新征程奋进姿态 年味儿升腾全球共庆
正月初三一早,冬日暖阳缓缓升起,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景区已经热闹起来。“醒狮送瑞”等民俗活动喜气洋洋,浓浓荆楚年味儿弥漫在乡间村落。
“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在广州工作的王威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他早早赶回家,帮父母办年货、贴春联、做团圆饭。他打算好好享受春节假期,找回儿时过年的记忆。
苍穹之上,太空家园同样年味儿满满。
问天舱内,3名航天员特意穿上了“祥云服”,迎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个除夕。“鸿运当头”椒麻鹅,“金玉满堂”松仁玉米,“势如破竹”酸辣笋……航天员张陆说:“穿新衣、吃饺子、送祝福,这些年俗年味儿可一样也不少。”
春节期间,世界多地纷纷举办中国年庆祝活动,让远在海外的华夏儿女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也让国际友人近距离感知中国春节,共同触摸五千年文明的脉动。
年,是幸福的团圆味道,更是文化的赓续传承。
演皮影、做草编、揉花馍……春节期间,在西安市昆明池·七夕公园举办的非遗集市和非遗展演活动上,丰富的非遗技艺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动手体验。
“今年是兔年,这些小泥兔非常受欢迎。”泥塑非遗传承人李俊平的展位前站了不少游客,“通过对传统泥塑的形象和造型比例进行调整,再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这些泥塑兔变得更加可爱。”
北京超过160家实体书店在假期开门营业,让书香伴佳节;在河北石家庄,非遗传承人和群众欢聚一堂,兔年剪纸栩栩如生,兔年烙画、浮雕等活灵活现;浙江湖州部分地区组织开展“欢乐过大年·戏曲进乡村”活动,为群众送去传统越剧……
癸卯新春,神州大地以奋斗起笔。
眼下,北大荒集团各地农场正加紧检修农机、精选良种、备足春肥、清雪扣棚,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春耕备耕图”;中铁十八局银昆高速公路工地已是一片繁忙,就地过年的工人们正抓紧施工;春节期间,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开行量同比增幅创历年新高……
瑞兔呈祥新年好,四海欢腾满目春。这个春节黄金周,折射新征程上的奋进姿态,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勾勒气象万千的时代图景。
新华社
1月29日,新华社报道了“豆腐之乡”——石牌镇里返乡“豆腐郎”和本地“豆腐郎”们用新经验擦亮老招牌的实例。
正文:
新春走基层|湖北石牌镇:“豆腐郎”磨出新的“豆腐经”
正月初七一大早,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一家豆制品生产器具批发店门口,站着好几位前来采购的顾客,豆腐布、豆干机、煮浆机……一个个名词从他们嘴里蹦出,批发店老板把计算器键盘敲得飞快。
人勤春来早。年还没过完,这些按捺不住踏上异乡、奔赴全国大中城市做豆腐的湖北石牌“豆腐郎”,急急忙忙采购豆腐制作器具,为年后大干一场做准备。
“回来歇了几天,明天就要走,等不到过完正月十五了。”“豆腐郎”李传勇在批发店买完几十张豆腐布和一箱砂轮,便急匆匆离开,回家收拾行李。他15岁就跟着父亲学做豆腐,在福建省三明市开了家夫妻豆腐店。离家前,他特意到镇上采购一些生产豆腐器具带回福建。
“今年要把小店规模扩大一些。春节前,明显感觉人们外出聚餐多了,豆腐需求稳中有升。这几天节还没过完,客户就陆陆续续打电话来催货了。得赶紧回去开张做生意。”李传勇说。
地处汉江之滨的石牌镇是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因为水好、豆好、工艺好,石牌豆腐味道醇厚、色泽纯正,受到市场欢迎。上世纪末以来,一批批石牌“豆腐郎”外出闯荡,在全国500多座城市以及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地扎下根来,做起豆制品生意。
每到春节,在外的“豆腐郎”就像候鸟一样,回到挂念已久的“老窝”。今年返乡过年的“豆腐郎”格外多,镇上宽阔的双向四车道上,穿梭而过的车辆都挂着全国各地的牌照。
“明年回家修一修老屋。”“今年努力,争取赚辆豪车。”“家里老人年纪大了,不跟着出去帮忙了,以后赚钱全得靠自己。”……这些忙着采买的“豆腐郎”,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90后”的肖晓被称为新一代“豆腐郎”。“做豆腐是父辈留给我们的谋生之道。”肖晓说,如今消费市场和20年前大不相同,年轻人更喜欢新潮,豆腐要玩出花样、多开发新产品,才能受到欢迎。
“花样再多,不能忘本。”“豆腐郎”黄明忠则一直坚持古法工艺。在本地做豆腐的他,往年总歇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工,今年大年初三就忙碌起来。这几天,黄明忠的豆腐工坊里始终雾气缭绕、豆香四溢。工人忙个不停,磨浆、煮浆、摇浆、点浆、压制……“今年过年生意蛮好,我们每天要消耗掉1000多斤黄豆,从春节到现在卖了10多万元。”
“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做豆腐时常三更睡、五更起,非常辛苦。近些年,“豆腐郎”不断谋求生产工艺优化,减轻劳动强度,扩大生产规模。18岁起跟着哥哥做豆腐的鄢维斌,兴办标准化豆制品生产企业,形成加工、销售、物流一条龙的现代企业。
“豆腐是石牌的招牌,全镇9万多人中,有八成从事豆制品及其相关行业,有3万多人在外做‘豆腐郎’。每年每户能赚几十万元甚至更多,带动周边乡镇10余万人外出就业。石牌豆制品制作技艺,被纳入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我们计划筹办石牌的古镇豆腐文化节和豆制品展览会,一定要打响石牌豆腐‘健康、养生、长寿’的品牌。”石牌镇商会会长周志强说。
近年来,石牌镇做起豆腐文章,引进豆制品食品加工企业,建成了食品产业园。“除了鲜食豆制品,产业园主要生产豆粉、豆腐花、植物蛋白饮品等,通过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本地产业集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荆门长寿食品产业园负责人陈晓亮说。
学习强国
1月31日,学习强国发布了钟祥市王家湾社区群众自发组织恢复春节文艺表演的报道。
正文:
新春走基层|湖北钟祥:欢快锣鼓敲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夸夸我们新三巷,共同缔造是法宝,小巷如今大变样。”
1月24日,正月初三一大早,钟祥市王家湾社区郊郢路三巷,欢快锣鼓响起,在62岁“艄公”陈俊保带领下,居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开始表演。划旱船、拉“犟驴”,敲锣鼓、唱小曲,好不热闹。
“5年都没表演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祝强感慨地说。
王家湾社区是个老社区,春节一直有居民表演文艺节目的传统。近些年来,由于乱搭滥建多,私家车多,社区公共活动区域越来越逼仄,加上乱搭滥建、车辆乱停引起的邻里矛盾日益增加,春节社区文艺节目表演也停了。
去年,在老党员罗朝贵带动下,违建车库、棚房全部拆除。随后,在社区统一组织下,家家户户捐砖瓦、捐砂石、运管线,共同改造社区。改造后,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广场宽了,老旧外墙穿上了新衣,“搓板路”变成沥青路。在街巷长管理下,乱搭滥建、车辆乱停没了,矛盾少了,曾经的“陌邻”变成“睦邻”。
“社区美了,邻里关系好了,春节文艺表演也要恢复。”腊月初,70岁的文艺队长王耀翠的提议得到居民一致赞同。扎旱船、写台词……居民们踊跃参与。经过半个多月准备,腊月三十,文艺队开始走街串巷表演。
“社区大家庭一起过大年、看表演,特别有年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37岁的居民罗朝祥感慨说。
极目新闻
1月31日,极目新闻报道了钟祥开展“春风行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各种举措。
正文: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湖北钟祥“春风行动”“职等你来”
“我今天下午就要去公司报到,明天参加体检,体检合格的话,后天就能在这家公司上班了。”1月31日上午,在新洋丰中磷招聘台前,求职者张尹拿着入职介绍信满脸喜悦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1月31日,正月初十,钟祥市2023年“春风行动”暨胡集化工产业园现场招聘会在胡集镇地高广场隆重举行,22家来自钟祥市的重点骨干企业及胡集镇本土的大型企业当天为求职者提供2000余个岗位,每个站台前来咨询的求职者络绎不绝,有的看招工简章,有的填写入职登记表,还有的帮家人电话推荐,好不热闹。
钟祥市人社局局长李宏大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春节前后,该市人社部门将举行线上线下招聘会60场,进一步搭建就业供需平台,畅通就业渠道,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打工不用去远方
“今天来应聘的人很多,对求职意愿强、急需上班的人员,我们直接开了入职介绍信,明天参加体检合格后,后天就能上班。”1月31日,招聘点最火爆的是新洋丰中磷肥业有限公司,当天成功入职269人,该公司人事主管李果介绍,她们采取开“介绍信”的模式,让求职者根据个人时间安排行程,凭信随时到厂面试,缩短等待时间,让求职者快速上岗。
“昨天招聘宣传车开到我们村,说这里有招聘会,我一大早就过来了。这里五险一金、周末双休,感觉挺适合我的,我已填写了入职登记表,如果成功入职的话,既能上班又能照顾到家庭,实在是太好了。”来自钟祥胡集镇丽阳村的郭翠在鄂中生态招聘摊位前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据了解,郭翠女士春节前返乡,之前一直在浙江打工,从事过普工、家政等工作,家中女儿已经9岁了,特别想留乡就近就业,现在家乡的就业岗位很多,今年不准备在外面奔波了。
此次“春风行动”正好搭起了供需平台,招聘会现场像郭女士一样的人数不胜数。“打工不用去远方,胡集就是好地方!”胡集镇镇长在台前高声宣讲,为返乡者增强了留在家乡发展的信心。
“今天是我们2023年春风行动第20场招聘会了,招聘会只是一种形式,我们还有公共就业招聘网线上招聘。”钟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中心走访企业摸清用工岗位,在电视台和各媒体全方位宣传用工信息,通过“招聘宣传车”进村入户、短信推送、张贴广告等形式,提高招聘活动知晓度,让更多的求职者在家门口“应聘上岗”,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已达成就业意愿4628人次,已入职600余人。
就业“大篷车”开进乡镇
“为了让返乡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我们陆续开展就业‘大篷车’走进乡镇巡回招聘系列活动,将最新的岗位信息送到求职者家门口。”张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1月30日,就业“大篷车”分别开进钟祥市丰乐、长寿、冷水、文集等4个乡镇。在招聘活动中,龙行天下、武住电装、鄂中生态、新美香食品等 42家企业提供技术员、普工、销售业务员、车间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2000个。
在求职现场,来自丰乐镇的胡丹丹高兴地说:“我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现在小孩快12岁了,想陪在孩子身边。今天我看到龙行天下的品管岗位,挺适合我的,我想去试一试。”
“今天招聘效果还是不错的,招聘摊位还未搭起来,就有不少人前来咨询,有45人填写了入职登记表。”龙行天下招聘专员刘女士介绍,该公司已于正月初九正式开工,目前春节订单量大,预计提供一线员工、品管岗位200个,有工作经验的可直接上岗。
据统计,就业“大篷车”开进4个乡镇当天,入场求职应聘人员1500余人,共达成就业意向393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开展就业‘大篷车’下乡送岗活动,促进广大求职者就近就地就业,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打通求职招聘‘最后一公里’。”钟祥市人社局局长李宏大表示。
百企万岗“职”等你来
春风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1月18日,钟祥市2023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现场招聘会在该市体育中心隆重举行。
钟祥市人社局局长李宏大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当天的现场招聘会,来自全市的106家企业提供10000多个就业岗位,工种涉及行政管理、畜牧养殖、制衣、销售、物流、食品加工等多种门类,涵盖普工、文员、保安、电工、技工等多个工作岗位,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需求。
得知招聘会的信息后,返乡青年余奎带着个人简历、电工证等资料,来到了招聘会现场。“以前在安徽从事过养殖行业,也在广州做过普工和电工,长期在外漂泊,现在想回家安定下来。”余奎说,他看到鄂中生态有一个电工岗位,便毫不犹豫地填表报了名,“能在家门口就业,心情很激动。”
“我以前在广州打工,做鞋厂操作工,今天在招聘会看到龙行天下的招聘信息,感觉非常适合我。”钟祥市文集镇的刘朱清女士高兴地说,“以后不用再外出打工了,可以安心地在家过个好年。”
龙行天下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在政府部门帮助支持下,公司新增入职近千人,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今年春节订单量大,季节性用工需求增多,招聘会上求职登记现场效果非常好,双方达成意向后,正月初九就能上班。
据介绍,近年来,钟祥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批重点项目、优质企业纷纷落地钟祥,大量的用工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2022年,全市扎实落实稳就业一揽子政策,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吸纳就业等补贴近800万元,大力实施就业创业扶持,鼓励支持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李宏大介绍,春节前后,人社部门举行线上线下招聘会的同时,还组织“招聘大篷车下乡”“送岗入户”“入企参观”等活动,将招聘会开到乡村求职者家门口,让“春风行动”有声有色,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湖北日报
2月2日,湖北日报报道了钟祥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就地就业的多项举措。
正文:
荆门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就地就业
“昨天招聘宣传车开到我们村,说这里有招聘会,我一大早就过来了。之前在浙江做过普工、家政等工作,现在女儿9岁了,我特别想留乡就业。”1月31日,2023年“春风行动”暨钟祥市胡集化工产业园现场招聘会上,来自丽阳村的郭翠在一个招聘摊位前对记者说。
招聘会现场,像郭翠这样希望就近打工的人不少。“打工不用去远方,胡集就是好地方!”胡集镇镇长王大海在招聘台前高声宣讲。截至2月1日,钟祥市今年以来共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24场,达成就业意向4917人,已入职926人。
为吸引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荆门推出诸多暖心之举。春节前夕,该市人社部门以“就在荆门 业创业新”为主题推进“春风行动”,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立“返乡就业服务驿站”,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册、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宣传单等礼包,还组织开展“荆门学子看荆门”活动,让学子们参观重点企业感受家乡变化,增强回乡就业创业信心。通过“就业大篷车”走村串户、短信推送、张贴广告等形式提高招聘活动知晓度,为返乡人员提供“五送”(送慰问、送礼包、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服务。
在漳河新区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现场,该区社会事务局设立政策咨询、零工驿站、退役军人专区,安排专人为企业和返乡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求职登记、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新洋丰中磷肥业有限公司采取开“介绍信”的模式,让求职者个人安排时间,凭信随时到厂面试,缩短等待时间,让求职者面试通过、体检合格次日就可快速上岗,仅1月31日当天就成功入职269人。“以前在广东打过工,现在觉得荆门高新区一些企业开的工资跟外地差不多,离家又近,所以想应聘到荆门本地企业上班”,沙洋青年周诗维说。
荆门市人社局副局长谭凌华表示,一季度,该市将陆续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248场。人社部门还将下到劳动者家门口举办多频次、高密度的小型招聘会,让他们就近找到心仪的岗位。
湖北日报
2月7日,湖北日报报道了钟祥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重奖六类“经济先进”的举措。
正文:
钟祥4000万元重奖六类“经济先进”
近日,湖北省钟祥市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拿出4000多万元重奖2022年纳税大户、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本次表彰设有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千万税收贡献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奖、省级科技创新专项奖、以商招商英雄个人及工业技改企业等六个奖项。
“获专精特新‘小巨人’奖,是对公司全体员工的激励。”湖北金汉江精制棉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精制棉、棉短绒纸浆、纤维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精制棉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成功带动下游行业2000多亿产值的发展。2022年,该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税收过千万元。此次经济工作会上,该公司获奖50万元。
除了湖北金汉江精制棉公司外,湖北博士隆科技股份公司和钟祥新宇机电制造股份公司也获此殊荣。
2022年,钟祥市牢牢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000.5亿元,同比增长7.3%,成功跻身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钟祥市已连续两年拿出4000万元重奖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市委书记周军表示今后每年还要继续重奖“经济先进”。
新华社
2月13日,新华社报道了钟祥市柴湖镇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娃娃菜的场景、规模及新年预期。
正文:
乡村振兴|“娃娃菜大王”种下新希望:“今年收成会不错”
“正月初四开始移栽菜苗,目前移栽了700多亩。3月底到4月初,这批娃娃菜就能上市。”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处基地里,合作社负责人李鹏指着一片保温布覆盖的土地对记者说。
2月9日下午,阴雨初霁,气温降到5摄氏度。几位农民正在一大块蔬菜地里仔细巡查,他们将被吹乱的保温布重新整理覆盖、压严压实。掀起保温布一角,只见绿油油的娃娃菜苗成排成行。
根据计划,天气暖和后,合作社马上会在大田种植娃娃菜,5月初上市。随后合作社转战甘肃张掖的基地采收夏季菜,11月下旬,再回钟祥采收冬季菜。“全年错季生产,又有冷库保存,能做到全年不断供。”李鹏说。
地处汉江畔的湖北省钟祥市,是十字花科蔬菜优势产区。2014年底,李鹏和哥哥李明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流转土地,成立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
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在湖北、甘肃的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万亩,年产娃娃菜超过3万吨,成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和国家级生态农场。因为产量大、质量好,常年不断供,这家合作社的娃娃菜畅销广州、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李鹏兄弟俩被当地人称为“娃娃菜大王”。
经过市场调研,李鹏兄弟俩发现,有机菜种植潜力很大。近年来,合作社从寻找有机肥开始,逐步打造高效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形成玉米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分解物制造有机肥、有机肥用于生产中高端蔬菜、剩余蔬菜菜叶用来养殖白鹅的生态循环。
“种养循环,不仅做到废物利用、节约生产成本,还为高品质农产品生产提供原料。”李鹏说。
如今,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还建成30亩温控大棚育苗基地和2万吨保鲜冷库,面向社会开展代理育苗、冷藏等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帮助村民提高种植水平,共同致富。
站在初春的田野,李鹏眼里充满希望:“今年要新建1000亩高标准大棚,今年收成会不错。”
湖北日报
2月13日,湖北日报以彭墩万亩“稻油轮作”周年高效示范片为例,报道了钟祥如何让冬闲田变增收田的举措。
正文:
钟祥:“稻油轮作” 冬闲田变增收田
2月10日,在钟祥市石牌镇彭墩万亩“稻油轮作”周年高效示范片,油菜叶片舒展,绿意盎然。
“这也是荆门市‘一袋米’‘一壶油’工程订单种植基地,涉及彭墩、横店、胡刘等9个村,其中优质水稻6.3万亩、优质油菜2万亩。”钟祥市粮油站站长孙科介绍,该示范片一改传统的一年种植一季水稻习惯,推广“稻-油”轮作复种模式,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加之“保姆式”服务提供全程机械化生产,促进粮油双丰收。
彭墩万亩“稻油轮作”周年高效示范片依托钟祥市震宇农业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开展托管兜底,实行统一种植模式、统一品种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种植面积9000亩。选用优质油菜品种“中油杂28”,集成运用种肥同播、油菜专用配方肥及高效硼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依托飞防组织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绿色防控。去冬今春,持续干旱和低温冻害对油菜生长造成了巨大影响,示范片及时喷施苔肥、疏沟排渍、清理病老残叶等,增强抗倒伏和耐寒性,目前油菜长势总体均衡,油菜一、二类苗80%以上。
示范片推行订单加价兜底,提高农民收益。据测算,农民每亩节本增效300至400元。老百姓都说,“冬闲田种油菜,白板变发财”。
钟祥是产油大县,去年秋播油菜面积62.69万亩,扩种面积6.5万亩,总产10万吨。种植模式以“水稻-油菜”“大豆-油菜”“玉米-油菜”为主。近年来,该市全力挖掘生产潜力,整合油菜轮作和冬种油菜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实施“扩规、提质、增效”行动和产能提升工程,促进全市油料产业发展,油菜面积、产量、品质大幅提升。
湖北日报
2月14日,湖北日报在荆楚大地春耕忙的综合报道中,展示了钟祥春季田管及生猪稳产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正文:
荆楚大地耕耘忙——
把“麦”问诊 踩满“油”门 春光“动”人
立春时节,春天的气息拂过田野,奏响新年耕耘的号角。
广袤田野上,农技专家把脉问诊、察土送技,农人们清沟理渠、备种补肥;纵横阡陌间,农机突突地“醒土”,无人机嗡嗡地“撒雾”,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正酣。不同坐标,不同田块,处处可见“动起来”的春光、“忙起来”的农事。
2月10日,全省春季田管暨生猪生产现场会在钟祥市召开。会议强调,胸怀“国之大者”,扛牢政治责任,严守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坚决打赢全省“三农”工作首仗。
观天察地,春季田管正当时
在钟祥市石牌镇彭墩万亩“稻-油轮作”周年高效示范片,2万亩油菜叶片尽情舒展,绿意盎然。
“这是荆门市‘一袋米’‘一壶油’工程订单种植基地,涉及9个村。”钟祥市粮油站站长孙科介绍,“稻-油轮作”模式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集成运用种肥同播、油菜专用配方肥、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促进粮油双丰收。同时,示范片开展“保姆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订单加价兜底,农民每亩节本增效300元―400元。
邻近20余公里开外的邹巷万亩小麦示范基地,数十台无人植保机盘旋穿行,上演着“田间大片”。“无人机喷药,雾化效果好,喷施均匀,防治效果好,效率高,一天飞500亩不在话下。”钟祥市植保站长李春清说。
我省小麦与油菜,“领衔”起步全年粮食生产。去冬今春持续干旱和低温冻害,对我省小麦、油菜生长造成不小影响。尤其是油菜,鄂中北坡地风口田块、平原旺长田块冻害较重,随州、荆门、襄阳等地叠加干旱加重了冻害。
“目前整体苗情较好、长势稳健。”省农技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汤颢军介绍,由于提早进行了技术补救,目前据农情调查,小麦、油菜立春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85.2%、82.3%,均比冬至苗增加近6个百分点,具备保丰产夺丰收基础。
眼下,小麦即将起身拔节,油菜进入蕾薹期,正是稳壮苗、转弱苗的关键时期。会议强调,既要“观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重点防范春季“倒春寒”、低温阴雨寡照、“烂场雨”等自然灾害,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范;又要“察地”,针对不同田块一二三类苗情实际,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施肥,促进小麦分蘖多成穗、油菜抽薹多分枝;同时,紧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做好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措施,确保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藏粮于技。今年,农业农村部释放了主攻单产的强烈信号。2022年,我省小麦亩产262公斤,油菜亩产158公斤,均创历史新高。“向科技要增产、向田管要高产!我省将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集成组装推广高质高效品种与技术,推动大面积田块单产提升落地见效,力争今年小麦亩产稳定在26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达到160公斤、总产突破300万吨大关。”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
稳政策稳预期,端好“肉盘子”
喂养、温控、空气净化、清粪……一块电子大屏幕,实时显示着猪场内的动静。在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第一养殖场,养殖过程实现全程自动化、可视化。
“猪场安装了自动投料饲喂、全智能控温控湿、机械自动清理粪便等高效设备,每一头猪都住进了集新风过滤、独立通风、除臭灭菌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猪舍。一旦活猪出现异常,通过生猪健康自动识别预警系统,就能及时报送到养殖人员的手机或电脑上。”总经理郭坤鹏一边调取各猪舍的监控画面,一边介绍道。
钟祥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2年出栏生猪近145万头,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该市引进牧原集团建成百万生猪养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幕阜山区,崇阳县深耕育肥场标准化养殖,大力推广“1400”养殖模式,建成标准育肥舍242栋,生猪存栏33.8余万头,年出栏67.76万头。今年该县计划新建5万个育肥栏位,产能可达75万头。
稳定生猪基础产能是稳产保供的重点。当前,我省生猪生产已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但受市场供需波动影响,去年12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2月9日猪粮比为4.61:1,处于5:1以下的一级预警区间。加上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存在继续走低的可能。
今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就稳定生猪等重要畜禽生产,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及时纠正以用地、环保等名义关停合法运营养殖场的做法。
会议再次强调,要紧盯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45万头左右的目标,落实稳产支持政策、稳定养殖预期,引导养殖企业保持合理的生产节奏,顺势顺时出栏生猪,加大对中小养殖户指导帮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降低养殖风险,严防因价格下跌、养殖亏损造成产能滑坡,确保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打好“组合拳”,护航春耕备耕
农资到店、农机到田、农技到人、资金到账,荆楚大地开启春耕备耕大幕。
襄阳市组织全市农资经营主体,储备化肥约38万吨、种子0.77万吨、农药0.5万吨、农膜0.34万吨;大冶市组织农机人员进村入户,检修各类农机3000台套,投入春耕生产;钟祥市成立保耕专班,组织银企对接,落实春耕备耕资金12亿元……
初步统计,今年全省春播粮食意向面积4127.95万亩,同比增加22.8万亩。
当前,春耕农资备货早、数量足、价格稳。种子方面,水稻备种量足价稳大于需,玉米种子产销两旺;农药方面,春耕期间需求量约1.4万吨,省内批发企业已完成备货,主要农药品种供应充足;化肥方面,库存达69万吨,占春耕需求量的58%,肥料企业开工正常,日产能在2万吨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各部门打好春耕备耕“组合拳”。省财政充分发挥财政支农助农作用,提前下达76.9亿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省农业农村厅抢前抓早,线上线下开展“春季田管大培训”,发布27项农业主推技术和十大引领性技术,掀起“科技闹春耕”热潮;组织800多家企业储备各类农机配件,预计春耕投入农机具超过100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超过1400万千瓦;协调交通部门,发放1.1万份农机跨区作业证。省市场监管局启动“春耕护农”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经营等领域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全省水利系统做好水利工程设施检查修缮,为春灌提供基础保障。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拉满弓、铆足劲,让新一年粮食丰收的底气更足!
湖北日报
2月14日,湖北日报报道了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正文:
可视化养猪,湖北这家养殖场无公害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喂养、温控、空气净化、清粪……一块电子大屏幕,实时显示着猪场内的动静。2月10日,记者走进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第一养殖场,这里的养殖过程实现全程自动化、可视化。
“猪场安装了自动投料饲喂、全智能控温控湿、机械自动清理粪便等高效设备,每一头猪都住进了集新风过滤、独立通风、除臭灭菌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猪舍,吃着精心配比的‘营养餐’。一旦活猪出现异常,通过生猪健康自动识别预警系统,就能及时报送到养殖人员的手机或电脑上。”总经理郭坤鹏一边调取各猪舍的监控画面,一边介绍道。
该养殖场拥有养殖厂房711栋,年可出栏生猪40万头。实时画面中,一间间被隔开的猪栏里,住着从出生到出栏不同阶段的生猪,怀孕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等智能猪舍一目了然。与以往生猪养殖场地面又脏又乱不同的是,猪舍干净整洁。据悉,养殖场成功探索了“养殖—粪肥—绿色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对生猪养殖粪污实行固液分离,固肥用于生产有机肥,液肥通过发酵后还田,净化水进入循环使用,其环保工艺被生态环境部推行为标杆。
智能猪舍不见工作人员喂食、喂水。原来,生猪的“营养餐”通过自动投料饲喂系统管道定时定量配送到栏舍,并根据每头猪的生长指标,精准控制饮食搭配和喂食数量。
钟祥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2年出栏生猪近145万头,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该市引进牧原集团建成百万生猪养殖基地,分布在旧口镇、石牌镇、长寿镇。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在饲料加工、种猪选育、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各个环节实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成功创建国家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入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荣获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及无公害农产品。
据郭坤鹏介绍,按照育、繁、养、宰、销一体化思路布局全产业链,总投资6.78亿元、年屠宰生猪200万头的项目已开工建设。下一步,公司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荷兰肉类加工设备,配备自动化立体冷藏库和冷链物流系统,实现产业体系融合发展。
人民网
2月16日,人民网在春耕生产忙的综合报道中,展示了钟祥市石牌镇邹巷万亩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利用农用无人机开展田间植保作业的场景。
正文:
又是一年春耕忙 粮食“稳产增收”有了新盼头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春种对于夺取全年农业丰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九方面部署,第一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眼下,由南到北,从广袤平原到梯田丘陵,从高原沟壑到桑基鱼塘,一幅忙碌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科技持续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新一年的丰收希望正孕育而生。
不误农时 春耕备耕好时节
2月13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寨圩镇村民在田间劳作。罗婵摄
清理沟壑、蓄水翻耕,近日,在广西寨圩镇竹较村委东岸村粮食高产示范点,春耕备耕热潮涌动。“新的一年,我们确保完成2023年撂荒地治理率98%以上的目标任务,让群众有实惠、有盼头,让撂荒地成为致富田。”寨圩镇党委书记赖广威对记者说。
据了解,此前,东岸村有部分田地属于冬春季节性撂荒。为“唤醒”更多“冬眠”的土地,寨圩镇鼓励种植大户及合作社集约土地,通过连片规模化种植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延长生产产业链、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农资储备是春耕生产的“粮草”。在云南曲靖市宣威市西泽乡,为满足群众需求,当地农业部门提前谋划,备足种子、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我家共有5亩田,今年计划种植水稻3.5亩,玉米1.5亩。我们农民只有手中有粮,心里才不慌。”云南普洱市民乐村村民卢德华说。今年以来,当地一手抓春耕备耕,一手抓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和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强化农资服务,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我国粮食生产进展顺利。夏季粮油生产基础较好,农资供应充足,备耕有序推进,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略增。
藏粮于地 高标准农田助春耕“开好局”
2月9日,四川省眉山市公义镇欣荣村的村民们正用大型机械抢收青菜。翁光建摄
高标准农田是立足于国家藏粮于地战略,确保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自我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农田新气象给种粮带来了好前景。
新春伊始,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高田镇正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场挖掘机声不断。高田镇湖坑村村民周日勋说:“土地细碎、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实现了田成片、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的目标,我们农民致富增收就更有盼头了!”
“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伸。”1月30日,在四川省巴中市大河镇灯油坪村的油菜田里,正忙着修建机耕道的村民何时贤说,“机耕道修好后,往后下田播种、收获就轻松多了,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都可以直接从院坝开进田里。”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年要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据了解,全国各地已陆续制定出今年的目标:黑龙江今年设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持2.18亿亩以上”等具体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840万亩;吉林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378万亩;山东、四川分别提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0万亩、425万亩……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14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这是一项重大动作,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唐仁健说。
藏粮于技 科技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2月2日,在三亚市崖州区田洋上,育种专家抢抓农时开展春耕育种、科研攻关。牛良玉摄
连片种植的12000亩小麦即将起身拔节,十余台农用无人机徐徐起飞,穿梭田间植保作业……2月10日,在湖北荆门钟祥市石牌镇邹巷万亩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内,农业专家站在田间地头,向农民讲解技术要点。
“现在田间小麦生长势头好,多亏农技人员对我们的指导。”该村村民高章河对记者说:“过去种地靠的是经验,现在靠的是科学和技术,粮食产量高,所以今年我又多种了十来亩。”
科技人才的帮扶,让农民们种地更有底气。同时,在高科技机械化设备的助力下,智慧耕种新形态开启,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在广东佛山市南山镇万亩智慧农业园,智慧农机、5G设备、卫星监测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耕种全过程实现无人化,同时能极大提高备耕效率。
“采用无人化设备作业,比使用传统机械节省80%左右人工。”万亩智慧农业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仅是耕作农机,实验区目前还配备了无人拖拉机、精量播种机等设备,为春耕做好全方位准备。据了解,园区在去年11月首次开拓种植冬小麦,预计在3月中下旬收获,如果顺利收获,将为当地探索多熟制粮食生产提供经验。
抓好科技兴农的“牛鼻子”。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组织田管培训活动,发挥专家团队、科技专员力量,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农具助力春耕生产,提高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水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
2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等报道了钟祥利用北斗赋能农业,让春耕更轻松的举措、成效等。
视频链接:
央视新闻:
学习强国:
编辑:周霵
审核: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