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最美钟祥人】发家致富女能人 共同致富担大任——记钟祥市洋梓镇胡畈村副主任、共产党员常含芳

©原创   2023-01-13 18:26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王运华


今年40岁的常含芳是洋梓镇胡畈村远近闻名的女能人,20多年来,她和丈夫吕兵大胆创新,发展西红柿种植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大胆创新调结构

常含芳出生在洋梓镇胡畈村,这里是一个贫瘠的山村,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职高毕业后的常含芳,在服装厂当工人时与吕兵相识相爱。结婚后二人在家跟着父母学种黄姜,因水土不适,14亩黄姜血本无归。“农业结构不调整,农民的出路在哪里?”一直以来,这个问题常常在常含芳的脑海里盘旋。

2009年春节,一位从日本打工回乡的村民告诉常含芳夫妇:年轻人到日本当农业技能研修生,不仅赚钱,还能学到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常含芳一下子茅塞顿开,积极支持爱人到日本打工。

“设施农业已发展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智能温控大棚可以解决四季蔬果种植、供给问题。学回技术显身手,调整结构种蔬菜。”2013年2月,学成归来的吕兵带着40多万元劳务费回到了家乡。常含芳夫妇俩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决定在村里种植大棚蔬菜。

2014年他们在胡畈村八组靠近洋温公路的一个丘陵山冈上流转了3.5亩低产田,搭起了6个塑料大棚,尝试着种植西红柿。“丘陵山冈种大棚西红柿?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当时,左邻右舍都持怀疑的态度。

心怀共同理想,常含芳夫妻的大棚蔬菜奋斗历程就此拉开。他们遇到了艰辛与挫折,但没有退缩。2014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几乎是灭顶之灾:风刮破了薄膜,雪压塌了大棚。棚内的新苗损失过半,他们又赶紧邮购了2万元的西红柿苗。2019年12月份的一场大风,9个大棚连根拔起,损失15万元。

科技兴“柿”甜心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4月第一批西红柿成熟了。“成功了!成功了!”看着又红又甜的西红柿,常含芳和老公击掌相庆。

如何打开产品销路?常含芳大胆地想:“为何不把西红柿批发给超市呢?”常含芳找到钟祥城区某连锁超市,通过检测的“农药低含量”的硬指标,超市同意销售常含芳的西红柿。随后,钟祥的几家大超市和农贸市场都争先恐后地购销常含芳的西红柿。

农场不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西红柿不仅在钟祥各大超市供不应求,还通过互联网销往襄阳、宜昌、荆州、武汉、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

蔬菜大棚的薄膜从一层增加到两层、三层,现在大部分覆盖了四层,有效的增温就能保障产量和品质。进入冬闲时节,农场又投资146万元,建设11个占地20亩的“棉被保温棚”。

到2022年底,常含芳家庭农场先后流转村民土地300亩,建设大棚81个。棚内种西红柿,棚外栽西蓝花、羊角蜜、西瓜,农田种植优质水稻,年产值已达160万元。

携手村民奔富路

常含芳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农场通过吸纳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常年聘用村民10人,农忙时用工每年达400多人次,解决了当地农民农闲时的就业增收问题。

常含芳先后成立了沁岩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常含芳蔬菜种植家庭农场,注册了“蔬芳岩”产品商标。现在村里有15个农户加入了合作社,种植蔬菜,户年均增收5万余元。

村民刘全聪家庭负担较重。2020年,常含芳提供5万元资金帮刘全聪建起3个蔬菜大棚,当年就获得收益,2022年收入7万多元。“我不光有蔬菜大棚,还在农场务工,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啊!”村民刘全聪乐呵呵地说。

“常含芳做事干练果断,雷厉风行,组织协调能力强,是发家致富女能人,也是村民致富的领头人,连续四届被村民选为村委会副主任。”提起常含芳,村里的老支书刘华清赞不绝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常含芳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先后被授予“钟祥市示范家庭农场”、“荆门市示范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常含芳本人还多次被钟祥市、洋梓镇表彰为“先进妇女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常含芳表示:“只要我们努力带领村民奋进新时代,我们的生活就会像西红柿一样甜——蜜——蜜!”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通讯员:王运华

编辑:周霵

审核:袁李娜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