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顺涛 主任播音员、地方广播电视资深主播、钟祥市朗诵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从蹒跚学步那天起
我们每天都在和母亲疏远
直到老母白发苍苍
两鬓秋霜时
我们才忆起吐丝的春蚕
母亲结茧护家
却没想到我们一个个破茧飞翔
如今,我们离家又想家
寻家寻到情深处
还是那片白月光
……
一一《白月光(3)》
白 月 光 (3)
诵读:柳顺涛 诵评:肖义华
作者:解智伟
白月光
在母亲头上跌跌撞撞
撞落了岁月
撞落了如雪如霜的寒凉
时光寂然无声
静夜笙箫默
往事阑珊
昨天的竹床
重新布置了小巷纳凉的景象
我们仰头望星空
露天的星光秀在天上播放
嫦娥乘风奔月
银河两岸
这边织女,那边是牛郎
北斗不停地舀酒
踉跄了季节的方向
直到夜深后
母亲借暖寒交替的银河水
搓洗全家人的衣裳
一边搓洗人生的汗渍和污迹
一边抱怨尘世的脏
衣服破了
撕裂的疼就痛在心上
她把月光引进针眼
缝补希望
木制的洗衣盆里
一直漂浮着童年的白月光
母亲常说,与其做白天的太阳
不如做夜间的月亮
似乎在提醒我
黑暗中行走的人
更需要光
更需要扶光芒的柱杖
走进梦想
我们从暗夜来
又回到暗夜
母亲就是生命中的第一缕光
她早上是太阳
训练我们晨鸡晓唱
晚上是月亮
那片圣洁如流的白月光
照无尽的夜
提示远方
从蹒跚学步那天起
我们每天都在和母亲疏远
直到老母白发苍苍
两鬓秋霜时
我们才忆起吐丝的春蚕
母亲结茧护家
却没想到我们一个个破茧飞翔
如今,我们离家又想家
寻家寻到情深处
还是那片白月光
(罗中立油画作品《春蚕》)
肖义华诵评
柳顺涛的诵读,让我们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家
文/肖义华
诗人解智伟先生的文墨诗意,在倍思亲的八月十五,想起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天上的月光温柔的清辉洒满大地时,诗人饱蘸笔墨,叙述了母亲的一生,坚强、隐忍、慈爱、善良、伟大都是重重的落笔, 文字中的哪个场景似曾熟悉,诗篇中的哪个段落似曾有过,那都是母亲留下的,每个孩子都庆幸自己有一个爱自己胜过爱她生命的母亲。在每个人心中,母爱是一条长长的红丝带,一头紧拽在母亲手里,一头连着儿女,母爱还是一条长长的情路,无论天涯海角,母亲都会伴你延伸…… 那悠悠的牵挂,那谆谆的叮咛,随着白月光,总会为你提示远方!无论走多远,家、父母都是永远的情怀!
顺着轻柔悠悠的音乐,涛声诵出今日的主题词“白月光”,这是一篇在白月光下怀想母亲,思念母亲,感恩母亲的亲情篇章。柳顺涛老师在诗人的文字里用虔诚的心去寻找母亲的影像,用平实沉稳的语音,感恩敬仰的语速,轻言轻诉的语气去二度创作诗人的作品,使之珠联璧合锦上添花。柳老师用纯洁的语调,回忆儿时在母亲身边撒欢的景象;用心疼的口吻,诉说母亲一生的艰难;用缓慢而饱满的语速,把一个个破茧飞翔的孩子离家又想家的思念抒发的情真意切。几次哽咽,几次略停顿,都是因为母亲,都是因为遥远而艰难一生的母亲,都是因为伟大的母亲而心颤!
柳老师的朗诵,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他都全面感知,倾情而诵。他有深厚的播音功底,又有文学的深厚理解能力,两者叠加使柳老师深入领会诗意的真正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是对作品进行了优质再创!聆听柳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的朗诵,受众者仿佛跟着他的声音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中,那极富表现力的声音,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演绎得出神入化,让我们在圣洁如流的白月光下,回到了内心深处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