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风采】陈必贵:30年匠心独具 钟祥文峰好酒出自他的手

©原创   2022-04-12 11:00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璐 赵超


一个人,用30年酿好酒,让钟祥的文峰酒闻名遐迩,他就是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陈必贵。30年里,他践行工匠精神,坚持“非遗传承”,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技术攻坚,2013年被评为钟祥市劳模,实现了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月11日下午,记者走进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陈必贵劳模创新工作室”,看到文件柜上摆满了各种文件,墙上挂着创新工作室工作制度、组织结构示意图、目标规划等内容的牌匾。说起这个工作室最初的创建,不得不归功于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陈必贵。

陈必贵16岁进入文峰酒业公司,从事白酒酿造工作,在工作中边积累经验边钻研酿酒技艺。渐渐地,他发现公司酿造的浓香型白酒出酒率只有25%左右,要想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就要在技艺上创新,寻求突破。于是,抱着“酿好酒”的目标,陈必贵向公司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组建创新工作室,招才引能,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个想法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2013年8月“陈必贵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建起来后,陈必贵首先想到的就是提升白酒出酒率。

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酿造车间主任张强 告诉记者:“ 陈必贵利用下班时间对生产工艺、提高原酒质量进行分析,同时,他还带领小组成员多次到五粮液、茅台酒酒厂大企业学习,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创新,任劳任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在陈必贵的带领下,劳模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采取不同的窖池、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水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反复试验100多次,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效。

陈必贵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陈必贵说:“通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将粮食糊化时间从以前的50分钟延长到现在的90分钟。这样一来,在原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原酒出酒率从25%提升到48%,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浓香型“国瓷贡酒”系列、浓香型“天”系列、兼香型“陶藏”系列、酱香型“天子”系列等7大类30余种,其中浓香型产品占比达90%以上。

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酿造车间主任 张强 说:“在陈必贵的带领下,酿出的浓香型白酒酒质绵甜爽劲,出酒率在全省同行业中位于前列,酿造出了消费者满意酒、放心酒,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使我们的产品也不断迈向中高端。”

在酿酒上,陈必贵始终不忘初心,以提升技术,创新工艺为己任,积极采用现代科技创新研发“双轮底”工艺,大幅提升原酒口感。在人才培养上,陈必贵通过学习、创新、传带,使自身发展的同时,培养了更多的传统古法白酒酿造人才,实现了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如今,48岁的陈必贵已经成为了一名高级酿造师,在以他为核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下,酿造车间全体职工积极传承发扬千年“老五甑”酿酒工艺,践行工匠精神,坚守人工上甑、人工踩曲、人工馏酒,在每一道工序中严控质量,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近年来,金文峰公司飞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放心酒工程·示范企业”、首批“湖北老字号”、第三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等殊荣。金文峰产品也斩获国内外各项大奖,陶藏16酒、国花瓷酒先后荣获ISGC国际烈酒大赛金奖,国花瓷酒荣获IWSC国际酒类大赛金奖。

钟祥市文峰酒业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陈必贵说:“我们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生态酿造建设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攻坚克难,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记者:李璐  赵超

编辑:周霵

审核:肖丽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