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旧口镇六井村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将政风建设与民风建设、勤廉正风与勤廉惠民、文化润廉与治理护廉相结合,让村民深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新年伊始,钟祥市旧口镇六井村村部附近的清廉文化区甚是热闹。老人们坐在尚廉廊里晒太阳,回乡过年的大姑娘小伙子们看着古井亭、感恩园、担水桥上的标语若有所思,孩子们在幸福广场上嬉戏,偶尔会拉着父母问“这个字怎么读”……
“一到休息,这新打造的清廉文化景观区就特别受欢迎。”六井村村支部书记范德军说。
范德军介绍,六井村本来就有甘于奉献的传统,相传明万历年间,从本地中举御史朱氏巡视承天府时,正遇家乡百年大旱,于是请辞返乡召集邻里筑井救灾。最后他散尽家财、募银数千,终凿成一井,救人数千,后又继续募捐筑造五井。乡邻们为念其恩德,改地名为六井。所以六井村在建设清廉村居时,就依托六口井的故事,打造出一个清廉文化区。
漫步在清廉文化区,每一副对联、每一条标语都能让人驻足细品。第一口井防护架上写着“富而思源”;尚廉廊上挂满了“党廉则国旺”“国廉则政兴”“家廉则和顺”“官廉则威严”“民廉则不殆”“尚学增智慧”的廉勤警句。
“我每次看到算盘景观下面‘算好人生每一步’的警句,都会检视一下自己。”4组村民朱爱国说。
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六井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一口清水井、一颗清廉心、一班清正人、一缕清风村”的目标定位,将政风建设与民风建设、勤廉正风与勤廉惠民、文化润廉与治理护廉相结合。利用宣传栏、宣传画,对农村改革以来50多项惠农政策给六井村带来的变化、给六井人带来的好处进行宣传,使村民深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深挖历史文化,建了一个感恩园,将革命战争年代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的六井人罗来林的事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听党话踊跃交公粮的爱国模范付家治和冯培元的事迹,改革开放有志村民搞承包、闯市场的事迹,进入新时代一批能干人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事迹,镌刻在柱子上,让感党恩的美德代代相传。
不仅如此,六井村还运用自治强化群众监督。议大事、定大事必须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栏将国家惠农政策和村级财务收支、村集体“三资”处置、村公益事业建设等逐月公开、逐月更换;村纪检监督小组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全程监督形成规矩。这样在六井村,干部做事清白,群众心里也明白。
除了“亮”出来,还要演出来、唱出来。“有了这个清廉文化区,我们逢年过节就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把涉农法律编成小品、三句半搬上舞台,特别受欢迎呢!”范德军说,这样干部是否依法理事村民们就一清二楚了。
平时,六井村党支部还利用班子会、党员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对照村干部的清廉事迹,找差距、找原因、找措施。并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倡导传家风、立家规,然后把收集起来的家风家规编成易懂易记的“三字经”。现在这个家风家规“三字经”已经成了六井村的村规民约,人人都能说上几句。
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六井村的乡风、家风、民风有了巨大的变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建设美丽“小三园”,300多户村民主动腾出自家自留地60亩用于建设。在村庄环境整治中,20多名劳力3天时间义务疏通沟渠4000米……
村民相信干部,干部带动村民。在文化的滋润下,清廉已经在六井村村民的心里扎下了根。你看,村支部感恩墙上的张张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来源:荆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