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克富:用情用力 建设美丽乡村

©原创   2021-12-31 22:12   钟祥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姜 尤迪


在很多人眼里,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改造环境,在村子里铺路、修花园、造文化墙这些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包含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需要、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大工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十多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成就的建设者——江克富,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2019年12月26日,一场盛大庆典在柴湖开发区举行,这是全省首批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之一——大柴湖经济开发区“一馆三园”的开馆现场。“一馆三园”是以移民纪念馆为核心,移民搬迁体验园、移民旧居展示园、移民产业示范园“三园”为延伸的综合教育基地,展示了50年来大柴湖移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艰难历程。“三园”中移民搬迁体验园位于鱼池村、移民旧居展示园位于前营村,作为两园策划、建设的负责人,钟祥市农业农村局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驻胡集镇罗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江克富倾注了很多心血。

在两园,每一个景点的打造都凝聚着江克富的奇思妙想。细微之处体现着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意境。考虑到前营村是河南淅川宋湾村50多年前整体搬迁过来的,如何为前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定位,江克富和同事们亲自去了一趟河南淅川。

“那个地方(宋湾)有两个有名,一个是当时宋湾相当富裕,第二个宋湾还有红色基因,徐向前的部队曾经在那里休整了一个星期。回来以后,我就想要把前营定位为红色故里,幸福前营。”

2020年,鱼池村、前营村先后入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数万名参观者在这里回顾了淅川移民“三次搬迁的艰苦历程”,“安置初期的奋斗过程”,为大柴湖移民寻根问祖、寄托乡愁提供了港湾,也为传承大柴湖“舍家为国、团结奋进”的移民精神提供了载体。

“很多来参观的人看了以后非常感动,有的人恋恋不忘,舍不得走,反复地那摸那些老物件,回忆过往。”

今年59岁的江克富,年轻时当过老师、教育干事,后来成为长滩镇的一名基层干部,分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他负责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年度拉练评比连年进入第一类方阵。因为表现优秀,江克富曾被派往浙江考察学习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考察之后,我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深的体会,我觉得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把环境搞美,而且还要注意村民的教育,文明习惯的养成,包括产业的提升,集体经济的培养,怎么去把这个村搞富。”江克富说。

2019年,57岁的江克富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人才调到市农业农村局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指导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吃住在柴湖的鱼池村、前营村,为当地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最终取得了令全市瞩目的成就。2020年9月,江克富被选派至胡集镇罗山村任第一书记,来到这个被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软弱涣散整顿提升村,他意识到了之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实事求是地说压力非常大,怎么节约资金,用小钱办实事,这就靠我们平常多到现场去督办,第二就是在方案上多斟酌,多设想,多想一些节俭的好办法,杜绝做了拆拆了做,重复建设。”

在江克富看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合理开发、因地制宜,既要传承历史文化根脉,更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确定罗山的发展定位,成了他首先要面对的难题。“罗山在公元前五百年,它就是一个古城池罗城,是个遗址,这个地方资源丰富,有700多亩水面,还有河和水库,土地资源也相当丰富,所以我们把罗山定位为生态罗山,康养福地。”

在新的建设岗位上,江克富以村为家,放弃节假日,带领团结村委一班人,制定了罗山村整治提升实施方案,以德孝文化为主打造了孝三路,以积分制管理促进老百姓文明习惯的养成,首先在环境建设、村容村貌上取得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村民陈尚宝说:“过年时,亲戚来给我拜年,说找不到路了,我跑出来一看,就站在我家门口,说是罗山变化太大了,简直不敢相信。”

如今,罗山村坚持生态、简洁、节俭、宜居的建设理念,探索出了自己特有的4+5罗山模式,发展智慧农业、开发特色产业、做优集体产业,这些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目前整个罗山的规划相继落实,我们规划的五大产业全部落实,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村的目标进展也很顺利,我有信心在任期结束的时候,考核能够进入先进行列。”

长期奔波在村庄、工地,江克富的膝关节受损严重,加上脑梗引起的头晕乏力,让他不得不几次住院治疗,身体上的不适江克富一一克服,始终坚守一线,这些付出,也让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

“到罗山以后我认了不少老亲戚、穷亲戚,很多农户喊我去家里吃饭。去年过冬的时候,还有人偷偷给我送了个电热毯,心里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了。”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这是江克富坚信的实干哲学,也激励着他在年近花甲之时一次次奔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他不慕名利,践行初心使命,作为一名致力于基层发展的党员干部,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说,临近退休了,从内心来说,我还想把自己的所长展现出来,为社会做一点事,也给自己留一点念想。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记者:陈姜 尤迪

编辑:周霵

审核:袁李娜


相关阅读